昨天听了道中书院院长冯文举讲孩子如何读经典,学到了不少我需要的知识,很感谢冯老师的布道,为了我可能的忘却,也为了有想了解想读经典的战友们提供一个参考,把我所知道的做一个记录。
我儿子读经典已经有半年多了,跟着读经班一个学期,现在背会了《孝经》 《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现在正在读《笠翁对韵》上卷后半部分,现在读的比较费劲,老是念错,记不住。而且以前背会的隔段时间再背有的就记不起来了,很让人头疼。
自己对此一直有困惑,但找不到问题所在。
昨天听了冯老师的课后,明白了好多困扰我的问题,也学到了我不了解的读经方法。
先说下与经典有关的知识吧!
古人留下了很多文字性的东西,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人们把这些内容分成经史子集四大类。
一、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二、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三、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四、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这里面经的占比很少,大概只有百分之几,集占比例最大,百分之六十,接下来史占百分三十多。除了经属于智慧类的内容外,其他的都属于知识类的。
其中的经典也分好几个层次,四书五经属于第一层次的,三字经弟子规之类比较简单的属于最后要考虑背诵的内容。
读经就是要学习古圣贤的智慧。
读经的难度选择很关键,对于小孩来说,背诵经典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如果先选择难度大的背诵,以后再背诵简单的就像坐滑梯一样容易,反之就行爬楼梯一样费力,所以还是选择难度大的先背诵比较好。
背诵具体经典最好先从四书五经开始,《论语》是大家读经的首选,当然从《孟子》《学庸》开始也可以。
背诵年龄当然是越早越好了。
关于读音准确与否的问题,读音准不准不是很关键,只要读出来就行,不要纠结是否念错,即使念错了,也无所谓,自己高兴就好,以后知道正确读音了,改过来就是了。
怎么读经典?
1.读经的声音一定要大,作用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而且有了声音又多了一层声音的刺激,对记忆帮助很大。
2.一定要带读,根据年龄的不同,带读遍数也不同,小学以前的要带20到50遍,小学生要带10到20遍,再大的可以少几遍即可。
3.要齐读,齐读有共振的作用,
4.要记遍数,这个很重要,有个原则,遍数比字数更重要。这是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读够遍数要优先读够字数。特别强调下,每部经典最少要读百遍以上哦!
5.亲子共读的效果要比孩子自己读好很多。没有读的时间可以放开音频让孩子听,听的遍数多了,自然而然就能记住了。
选书也很关键,有几点要注意:1.要选大字书,这样对孩子的视力起到保护作用。2.不要插图,绘画类的。3全文不要节选本。4.要有拼音。5.不要注解。
最后一个内容是既然要读经,家里最好挂付孔子的画像,这样可以让家长孩子随时看到孔子,对自己的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关于忘记背会的经典还需要说一下:忘记是很正常的记忆生理现象,只要隔断时间去复习一下就会再次记起来,所以不要怪怨孩子的记性是聪明家长的做法。
以上就是读经典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