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之十万个为什么(一)?

心理学之十万个为什么(一)?

作者: apuma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00:49 被阅读0次
    格鲁特.jpg

    一、你是不是搞不懂你怀里的孩子?为什么有这种天使和魔鬼一念之间的说法?

    我们家孩子开心地笑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安慰,受再多的苦,遭再多的罪都觉得值得;
    我们家孩子给别人的印象特别乖,所有人见了都夸他真棒,真可爱!一般情况下家长的回答类似:天使和魔鬼只在一念之间!淘气起来能气死人!

    我们喜欢孩子的时候喜欢得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抱着,不喜欢他的时候真是无奈到生无可恋!你是不是想搞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生命最初,通过哭和叫可以得到一个婴儿想要的所有——吃饱和被温暖!你知道吗?其实婴儿最初只停留在自己的一元世界里,只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根本不知道还有别人,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是神一般,凭借自己的意念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这种情况美国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称为全能自恋,当它的全能自恋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演化成自恋性暴怒,想让所有自己讨厌的都去死!

    你可能诧异,婴儿知道什么是生死?你要知道这是生命的本能,他可能说不上来,但是他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状态,就像植物神经一样自然理所应当!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球,当它产生欲望或者表达诉求的时候,就会伸出类似章鱼触角的能量。有的时候被另一个能量球接住了,这股能量就会变得五彩斑斓,变成生的能量,充满活力;有的时候没有被别的能量球接住,或者被拒绝,这股能量就会变成死的能量。
    心理学家武志红比喻,每一次能量触手的伸出,其实都意味着生命的诞生!
    这个生命到了滋润的环境就生根发芽,展现欣欣向荣的生命的活力!如婴儿的笑纯真到无与伦比,轻而易举感动你;
    这个生命没有得到响应、滋润时,自发地就会变成黑色的枯萎,出于对死亡的焦虑产生攻击性!正如孩子的哭,撕心裂肺,就像自己要死了一样,能把看见的人都吓坏!当这股黑色的带有攻击性的生命找到滋养它的土壤的时候,又会露出它天使的微笑!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天使和魔鬼都在一念之间?


    二、你是个巨婴?

    你有时可能真的是个婴儿,只不过是个子大了点!

    看看以下几种表现!

    • 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不优秀,甚至都不配活着!
    • 想法太多,行动太难……思考知行合一的问题怎么解决!
    • 不允许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对,连别人的想法都要管!
    • 在和别人的一段关系中受伤后,把自己锁起来,想要孤独下去!

    这是普通人全能自恋的表现,他们分别对应的症状是

    • 卓越强迫症
    • 行动困难症
    • 诛心论患者
    • 全能自恋退行症

    成年人的欲望比婴儿多得多,如果单纯停留在一元世界里,严重的全能自恋会非常麻烦,看一个例子

    电视上前一阵报道的一个有29个违章未处理一个小哥,交警问他的时候,他说他来自银河系,厉害得不得了,很嚣张的警告交警要是放他一马什么都好说,要不然后果很严重。


    三、自恋其实没那么坏!

    精神病就是严重的全能自恋,没有现实检验能力————我们看惯了电视里精神病的案例,可是你知道吗?天才也有很多是全能自恋者。

    得到万维刚《精英日课》关于《高手》的解读很有意思

    精神病患者和天才,这两种都解除了自我抑制,信息洪水般涌入大脑,结果是精神病患者被全能自恋驾驭,不能像天才一样对信息进行梳理和筛选

    1、心理学家科胡特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为自恋正了名。以往人们谈起自恋,都像是在谈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从科胡特这儿开始,自恋变成了中性词。

    科胡特认为,自恋的作用是使破碎的自体碎片连成一片,形成完整的自体,一个较为完整和坚固的内在心理结构,即“内聚性自体”。
    科胡特所使用的自体概念是广义的,即指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这个核心在空间上是紧密结合(内聚性)的,在时间上是持久的,是个体心理创始的中心和印象的容器。一个具有内聚性自体的人,通常会体验到一种自我确信的价值感和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2、全能自恋的地位,是生命的第一动力,人类文明的一切都是它推动的结果。

    3、全能感在的时候,敢想敢做,充满创造力,但会有严重的自我中心,韧劲会有问题;全能感进入二元世界,会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原始的全能感也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攻击性和性等生命动力。

    成长的过程,也是破自恋的过程
    最初你觉得自己是神,但发现只是个人;接着你希望自己是强大无比的人,但发现太多人比你强;你还希望自己能迅速长大成为强者,可发现不行,需要时间积累和空间变换,并且强大都是你投入的结果......成长需要循序渐进,现在幼小时形成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然后随着长大,各种挑战都没有摧毁自我,而逐渐强大。

    最好的状态:你的力量没有丧失,而你的心灵变得复杂而成熟


    四、前一阵子我们都在倡导正能量,最近好多人都开始对正能量说NO!

    我们都渴望世界和平,大家都欢乐祥和!可你是不是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做好事缺乏动力,好像干什么都没有激情?甚至怀疑人生?

    请你不要否定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好惹!每个人都有他的诉求和愿景!就像能量球伸出的触手,这可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我们的诉求得不到响应的时候,这个新生命出于对死亡的焦虑就会转变成黑色!正如你曾内心无数次黑暗地杀死那个没有满足你诉求的客体!然而,是正能量的社会风气让我们压抑了自己吗?是文明法制的社会风气告诉我们自己我们是敌不过别人的?是所谓的大局观让我们把自己的诉求一压再压吗?都有可能!黑色的死亡的攻击性不能向外表达的时候,只好向内,然而自己不能杀死自己,所以就只好抑郁,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动力。

    你知道吗?

    • 在精神分析家们的工作中,普遍认为假如来访者没有对他们表达过攻击性的话,进行深度有效的沟通是比较难的。精神分析家们的工作,很多情况是在修通攻击性

    • 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 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熊孩子”一词用在这样的场合:小孩子提出了不能实现或者说不合理的诉求,而且非常坚决,甚至动手打人,带有极强的攻击性,大人很无奈没有办法。
    揍他的结果:以权威压倒孩子的攻击性,可能让他以后就把自己的攻击性隐藏起来,某种意义上的缺陷吧。

    武志红的一位来访者,她的女儿在婴儿时咬痛了她的乳头,她就会打女儿,后来她的女儿长成了一个特别乖的孩子,但也意味着严重压抑了攻击性。后来女儿刚读小学时,她为自己过去的做法向女儿道歉,虽然女儿根本不可能记得这些。结果女儿先是很伤心,接着开始发生转变,攻击性越来越大,而生命力也在她身上闪耀起来。

    对付‘熊孩子’的具体科学办法

    • 攻击性变成破坏性之后,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转化破坏性,说起来很简单:看见它就可以。

    • 罗杰斯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白色生命力。做咨询,做父母,做夫妻,做好友,都要起到这种‘去毒化’的功能。

    • 当我们不能甚至都不愿意做到这些时,诚实反馈就好,可以告诉对方:我的能力有限,我承受不了你的攻击,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能力有限。

    • 在正常关系中,接纳攻击性,转化破坏性,是非常值得的。你会看到能做到这些时,我和你,以及关系都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并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的亲密关系才会发生。


    五、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崇尚理性?

    现代社会崇尚理性,贬斥感性。因为理性思考是连续的、显性的、更容易把控的,而感性的情绪和情感,则是不容易捕捉的,因此像是断裂的。

    武志红认为,无论你多么喜欢理性,理性的连续,都不能让你真正体验到活着,而一旦你能体验到感性的东西可以在你身上连续流动,你会喜悦无比,会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活着。

    武志红说: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讲,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的头脑还是比较发达的。虽然有时被人诟病,但我觉得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还算可以。从初中起,就不断有人说,和我谈话后,会发现自己纷乱的思绪得到了整理。

    可是,不管头脑如何发达,头脑构建的思想体系多完整,它都不能让我体验到活着的感觉。但当能体验到感性的身体感觉、情绪情感等,甚至就是活力自身,能像不间断地水流一样在我身上持续流动,那时才真切体验到,这就是活着的感觉,这就是生命力自身。我越来越深刻地做到这一点,大多是因为不断去碰触、理解、拥抱乃至活出那些被我视为不好的感性力量,比如恐惧、软弱、恨、自恋等。

    还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武志红咨询中遇到一位中年男士,是一个超级老好人,一次他喝了酒,然后进入一种状态,感觉死神拉着他去跳楼,他使劲控制自己,但这份毁灭感居然让他感觉到很爽。之后,他陷入恐惧,因为担心自己真地会去自杀。但在和武老师探讨中,他懂得了这份毁灭感的合理性,然后一段时间里,他突然间有了一些力量和魅力,可以对别人轻松地说“不”了。

    总结:感性的体验世界才是存在的实体本身,理性只是对感性的观察,如果我们把理性这个镜像世界视为根本而排斥作为实体的感性世界,那就本末倒置了。

    我的结论是这样:我们是整个社会大机器的一个环节,工作上我们是需要理性的连续才能和别人合作。但是感情上,自我体验上,要对自己真实,我是主语,我不好,工作也不会好,关于我的一切都不会好,要拥抱自己的感性,尤其是我们比较排斥的负能量比如恐惧、软弱、恨、自恋等等。


    六、如今的我们如此焦虑,到底在追寻什么?幸福吗?那终究什么是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至于度外的时候,获得的副产品。你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把自己变得更复杂——在这个变复杂的过程中,你会找到乐趣,这个状态就是幸福的。


    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武志红专栏中,总是讲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可以说,完整地成为你自己的历程,就是‘英雄之旅’。他觉得至少需要两点:

    一、在现实世界展开你的心。由此,你将原本很难观察到的内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就如同将电影胶片投射到了屏幕上,这样你就能看到你的心是怎样的;

    二、深入认识你自己,特别是那些让你恐惧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会认为是外部世界让你恐惧,最后你会发现,你真正恐惧的是自己的内在。

    这个历程的关键,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更好,而是能碰触到你真实的人性。

    武志红认为,这个过程的关键是碰触痛苦与黑暗。碰触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别人的痛苦;碰触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纳别人的黑暗。真触碰到时,会发现痛苦中有馈赠,而黑暗就是力量与生命。所谓的黑暗,也就是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展开的自恋、性和攻击性的原始能量。所以不妨在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的情形下,活出自恋、性和攻击性,而不是一直压制它们。

    成为自己,是一条长路,美国作家约瑟夫·坎贝尔把它称为“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会彻悟到这一点。大思想家王阳明在死之前,就指着自己的心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武志红的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发刊词《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开头

    在接触心理学的25年时间里,我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成长,不该是一棵种子成为正能量的无根之树,而应是能从黑暗中汲取能量的真实大树,它的树冠伸向天空,它的树根扎根大地。

    愿我们成为真实的自己!

    --- 格鲁特2.jpg

    武志红推荐阅读

    1、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神话的力量》
    2、斯考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
    持续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之十万个为什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vh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