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的美茵校区。
上午安排了三节课和武琼老师的评课这些内容。
第一节课是由张四美执教的一年级课文《春雨的色彩》。




以回忆生词,复习生字词的方式进行导入。
接着把课文人物“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点出来后,就把焦点聚到了“争论”这课词上,围绕这个词,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去朗读,体会课文。
接着让学生说了春雨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指导书写生字。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有层次,有剃度地指导朗读。梯度和层次是朗读及品析课文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课是郜慧娟执教的六年级课文《奇异的琥珀》。


本节课也是以复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方式去导入。
接着点出了本篇课文的体裁“科学小品文”。
然后围绕“科学小品文”的两个特点生动、严谨去展开教学。
其间分为了两个板块。第一是“讲故事”,第二是“品词语”。在每个板块中也是用品析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去处理课文。这点很好,但本课也有一点不足,我认为是老师的问题过于多,有点碎。
第三节课是由叶峰亮执教的五年级课文《少年闰土》。



本钱课文是一篇长课文,但叶老师只重点处理“看瓜刺猹”这个故事,以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为抓手去分析课文,朗读课文。
叶老师还把关于闰土和鲁迅关于故事的对话也找了出来,进行了拓展阅读,倒也是再为处理这个故事在服务。
最后点出倒叙手法,让学生再次回到这个自然段。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不贪多,围绕一个故事,展开周边的教学,典型的“围点打援”的教学方式。
最后,武老师对他们进行了评课,强调老师要关注三本“生本 课标 课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