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一枚,来分享一些自己学习中的感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366/50193fe41f12e79c.jpg)
读书时总有各种作业,各种ddl,研究生阶段尤其如此,上气不接下气,每周都像去鬼门关走了一遭。
每每都忍不住想,要是有人帮我做作业就好了,要是都找到答案就好了。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这样做了。
之前我曾经就有偿帮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写过作业,上过网课,做过网测和考试。有时能拿A,有时不及格,大部分时候拿B。后来我想,这样做意义何在?好不容易出国读书,结果课不上,作业不做,应付老师应付考试,拿个文凭,以后只能说出来听听,实际能做什么事?还把自己的学习表现全依赖于另一个甚至不认识的人。仔细想想,这些留学生大概是机会主义者和读书无用论者。
自己也见过一些抄答案的同学。没有思考过,拿现成的,就锻炼不到应该提升的能力。他们不知道做作业时还有分析问题和明确解决路径,选择可靠信息来源,自主判断和批判的过程,或者说,他们不在乎。而且他们相信,解决问题总有捷径。但是,每一次作业和报告,难道不是锻炼自己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吗?而且还可以增强自己毅力和求知欲。很多人觉得作业一看就很简单,在脑子里过一遍就没问题了,但是不实际去做真的不知道还有那么多琐碎的细节和障碍。
以后多的是这种琐碎的细节和障碍,那时你能处理过来吗?比如,要写论文的话,需要阅读前人文献,系统总结回顾,找出有价值而缺乏研究的细分问题,还要整理自己引用的文献(抄?你自己想想,可不可笑);要考研的话,需要搜集院校信息和复习资料,要日复一日看书练习,然后报名、订房,查看考场路线;要创业的话,要找靠谱队友,要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要营销,要去拉投资;……懒惯了,敷衍惯了,就再也认真不起来了。遇到想抓住的机会,想完成的事业时,已经无法高效行动和协调,已经无法创新和独立思考,即使认为自己在全力以赴,也是有心无力。好比不经常锻炼的肌肉,一旦要高强度运动,表现也很难出色。更重要的是态度上,如果无法耐心做好艰难或枯燥的作业,而且课余又没有专心一意从事的活动,那么到头来就没有一件事能从一而终,甚至对人、对自己的生活也是得过且过的态度。然后还能说啥呢,you screw it up.
回头看看自己抄过的作业和论文,感觉自在吗?
做作业不只是做作业,还是对能力的磨练,对品质的考验。
其实不仅做作业,在学校的时候很多方面也是如此。
最小处,比如去上课,我们有没有经常迟到?上课习惯迟到了,在其他时候也很难按时到,时间观念太弱,觉得自己还赶得上,还有五分钟呢,但走路真的够快吗?能确定公交就会按我们计划的时间到?我自己就是一个反例,深受这种坏习惯之害,现在在痛改前非。
又譬如,上完课或自习之后用过的纸巾、纸张,留下的其他垃圾,都有带走吗?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一个举手之劳可以给他人省却很多麻烦?还是说,我们就按自己开心的来就好啦?那批评别人自私、傲慢的时候,何曾想过自己也是如此?
我们中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侥幸心理:自认为能力或运气还可以,轻轻松松就可以跨过一道道坎;自认为为人还不错,行得正坐得端。
然而我们中还需要努力的人,更多更多。我和你,不是例外。
希望我们别把所有的坏习惯都养成想当然,别把自己当成破罐子,破摔。
引北大饶毅教授毕业致辞中的一句话:
“我祝愿:
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
其实这是一篇浅显的自省文。知易行难。共勉。
2016.6.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