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段时间以来,自己感觉到吸引力法则的奥妙无比。紫雨老师从各个角度来论证吸引力法则定律。随着不断的学习,感觉也越来越好。可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提孩子的时候,我很少提及呢?为什么每次好友讲到孩子,我联想到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似乎觉得无话可说,没有什么要表扬的,要肯定的。坦白来讲,没错,我这段时间一直保持放任,相信孩子可以做的更好。但今天,我问自己?我的内心是不是匮乏的?是不是一谈起孩子,我就逃避?放任是内心的丰盛,而我也是表面上的放下,内心深处里的掩盖。
我为什么不敢讨论自己孩子?还是不愿意讨论?为什么不愿意?因为觉得自己孩子好像没有什么可优秀的?没办法和人家比?学习不好?生活习惯也不好?似乎也没有可以拿出手的东西?所以自己不去横比,抱怨,但内心深处对孩子其实起不接纳的,不认可的。这也就说明我对自己是不认可的,对自己是不接受的。当我认为孩子不够好。我又怎么能够聚焦孩子越来越好呢?又怎么能看到他呢?
我真的爱孩子吗?还是我只爱孩子的优秀?还是我只爱孩子表现好的地方?还是我只考虑孩子做的事?
是的,没错,我每次把目光都放在孩子做的事,而不是他是我的孩子。只因为我们血脉相连,只因为他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鲜活的生命。放下我对他的要求,放手他的成长,放下评判的眼光,观察他,感受他,爱他。
我要改变的是我的孩子吗?
显然大错而错。我要改变的是自己。因为我无法做到爱自己,无法做好接纳我的一切,所以我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总是期望孩子可以怎么样,期望老公可以怎么样,期望身边人可以怎么样,唯独忘了我自己。
亲爱的宝宝,每一个角度的你都是你,每一个角度的你都值得被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那个本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