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见到滢在唯品会上买的好多衣服到了,一大包。她告诉我花了六百多。儿子女儿的都买了,有二十几件呢。刚好是十一有活动抢的。(平均下来大概三十一件吧)我打趣说你这是囤货吗?她告诉我她只买了秋冬季的呢。她很少买衣服,这样的话她两年都不用再买衣服了。我在心里想原来广东人省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哦。这是不是对数字敏感有经济头脑的人就会这样子来用钱的呢。这真有意思。
哥哥买衣服是看他的身材和质量的。他有一副好身材,虽然不算高,但是长的很匀称。五官也端正。妈妈和嫂嫂买衣服也是很有自己的品格。妈妈会买便宜的,时髦的。而嫂嫂是做衣服的,她的眼光通常很灵敏。她身材也好,怎么也吃不胖的那种。她所穿的衣服过一年或者半年后市面上就会流行起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们对衣服的设计和大众的需求有着很高的敏锐的嗅觉的原因。)
我生了孩子后很少逛街了。大部分都是网上购物。并且我的衣服就是很素雅的。纯白或者纯黑。或者灰色居多。这样的衣服穿出来就是妈妈和哥哥眼中的“什么眼光啊!穿的灰溜溜的,一点都不光鲜亮丽。就不能学学你嫂子吗?”其实孩子的衣服好多都是弟媳买的。她会知道在哪里买东西好,在哪里有优惠。并且她挺喜欢逛街的。有空的时候她就会陪我一起逛街。
关于外表衣着打扮这件事挺有意思的。有的人的看到别人身上穿得什么名牌啥的挺羡慕的,对他们来说那好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看,我有这个经济实力。)让人一眼就记忆深刻。而像弟媳买衣服她会选时机来买。她不是看中品牌。而是她知道商场里什么时候有活动打折,什么时候有清仓。她会选择最合适的,价格最便宜而且衣服质量好的给我和家人。
想起肥仔刚出生的时候,街边的小摊上我给他买衣服10圆一件。好多人和我一起买。那时候我还是挺有眼光的。一堆杂乱无章的衣服里我会很用心得挑选合适的码数。衣服搭配看起来很舒服。我喜欢一年买一次。每次买差不多300块钱,两孩子够穿一个季节。两千块钱的工资拿一半出来交学费。每个星期一百块水果钱。剩下的作生活开支。老公给的钱差不多都会存起来。老实说我更喜欢用自己的钱生活,就算工资这么低我依然能活得很好。感觉这样才是做自己的标志。证明我有能力养活自己!是的,自强不息!(这算不算我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呢?他说我没法和她比,我永远也不会超越她,我只能比自己做得更好)谢谢老师教给了我这么宝贵的品质。我越来越想向他靠拢,心底的思念有增无减。可惜我还远远不够格呀!
今天下午和阿凤一起洗玩具,我问她为什么你干啥都这么快呢?她告诉我她想的就是快点搞完就可以休息啦。我对他她说难怪你的专注力会这么好。原来是这样的啊!我干活经常是最后一个的,因为我考虑的方向不一样,我会很认真的先想,想好了才会动手。我的这种做法和她相比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会让人感觉是不是想偷懒?不想做?其实是我太追求完美了。当我感受到我做不来,我没做过,我很慢,焦虑……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就会被卡住,觉得我是不是懒,逃避?当我越是这样想的时候就越是没有动力了。还好我有保持觉察,并且及时做出自我调整!
小霞太会想办法了,她的动作快到让我无法想像,中午和她一起搬床,她想到一个好办法,她拿我接。我们两只用了四分钟时间就把床铺好了。她很会体谅和照顾我的感受和情绪,知道我动作慢,故意放慢脚步等我。她总在默默地做着一些事情。笑起来像朵花。其实她笑起来真的挺美的。
滢上音乐课的节奏好像也有变化啦。变慢了,变得孩子们很愿意去听了。我打趣得说,我是这个班里反应最慢的,并且还经常忘事!如果把我搞定,那他们就都没问题了。我还在想孩子们如果没有老师自己也会跟着电脑视频一起学。我只是起到了一个陪伴的作用,时不时的在关键点上提些启发他们思考的问题。并且给予他们及时表扬和鼓励。我发现这样做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挺有效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