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联,镌刻在流年里的墨香

对联,镌刻在流年里的墨香

作者: 听风数雁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09:57 被阅读0次

对联,镌刻在流年里的墨香

瓦生来

腊八节过后,年的味道便日渐浓郁了起来,大街小巷不少铺子里都挂出了灯笼、对联和中国结,那种特有的中国红,氤氲在隆冬的街道上,使人不由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滋味。

那时候,乡村的人家普遍贫困,但再拮据的人家,哪怕不吃饺子,不放鞭炮,也会买上几张红纸,请人给自己的家里写几幅对联,似乎不贴对联,就等于没有过年。勤劳俭朴的人们,总是把一年的收获浓缩在腊八节后置办年货的喜悦中,而把来年的愿景寄托在门楼下的对联里。对联贴在门上,美好的文字,变成了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那些鲜艳的红也烘托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我家也一样把贴对联当做是过年一件大事,父亲虽识字不多,但对文化和文化人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拜,对联一定要请同村的林伯写才会满意,到了大年三十的下午,洒扫完毕后,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从房门、廊柱到大门一幅幅贴上去,又在大门的门楣上贴上五彩的过门钱,然后带着我们去上坟祭祖。上坟回来时,看到自己家破败的院落贴上用鲜红的红纸书写的对联,就像穿上了一身崭新的衣服,打扮得红光满面,光彩夺目,一种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感觉油然而生。

林伯在抗美援朝时当过兵,转业后在供销社工作,部队的生活不仅锤炼了他的坚定的性格,也熏陶出他一笔好字。他的字遒劲有力,饱满刚正,又如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视觉享受。每年过年前有很多乡亲涌到他家写对联,他也来者不拒,所以小年过后,他便非常忙碌。

那年,父亲让我拿着新买的红纸到他家写对联,到他家时,看他太忙,我便帮他裁纸、铺纸、倒墨,并将那些写好的对联归类整理。闻着那浓浓的墨香,看着他极认真地运笔挥毫,一幅幅字迹遒劲的对联缓缓铺开,内心便充盈深深的崇拜。轮到给我家写对联时,林伯一边写,一边问起我的学习情况。那时我正在师范学校读书,课余坚持练习书法,楷书临柳公权,行书临王羲之,并有一点点自得。听他问起,少年的心里便有了几分卖弄的心思。我说了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后,又特别说自己在练书法。林伯听后显得非常高兴,笑着递给我一张准备书写的横批说:“写一张试试!”我小心地抓起毛笔,在砚台上舔匀了笔,屏气凝神悬腕提笔写下了“紫气东来”几个字,林伯一看竟非常兴奋地说:“不错,不错!体式劲媚,骨力道健,已经有几分形似了,接着写,接着写。”说着,把手边裁好的长条红纸递过来,自己坐在一边,开始悠闲地抽烟。我知道,“体式劲媚,骨力道健”几个字是后人对柳体字的最高评价,但林伯一眼看出我临过柳体,可见他在书法上确实有很深的造诣,使我愈加敬佩。因为得了林伯的肯定,勇气大增,便照着手边的一本《对联集锦》一幅幅写了起来。林伯站在我的身边,手里夹了一根香烟,不时的指点我,见我紧张时就叫我大胆,见我浮躁时便叫我静心宁气,他说,写字和做人一样,手里要拿稳,心里也要拿稳,落笔要大胆,收势要小心。人一定要沉进去,用心写字,将来一定会有成就……那天,我记不起写了多少副对联,回家时,林伯把那本《对联集锦》送给了我,并说:“明天起,你就给乡亲们写对联吧。”

第二天,我早早地做好了准备,果然有好多乡亲到我家来写对联,每次写前,问明白一共几幅后,便从堂屋写起,写楹联,再写大门上的对联,然后,在裁好一条条小竖条,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身卧福地等字,那是贴在粮仓、牛圈、炕头等处的竖贴。那一天,家里的堂屋地上,铺满了写好的对联,小屋里弥漫着阵阵的墨香。在乡亲们的夸赞中,我的心里涌起说不尽的自豪和向往。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早早地起来了,太阳刚刚升起,古老的村庄朦胧在晨岚中,似乎还沉静在大年夜的宿醉中。我从村庄的一头,一家一家的看过去,我写的那些对联红红火火地贴在那些未施油漆,久经风雨而变得斑斑驳驳的木质门框和门楣上,贴在那些经过长期烟熏火燎而污渍满布的土墙上,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产生出了神奇的装饰效果,整个农家院落似乎一下子变得焕然一新,那些方方条条的红纸上落满的墨字,充溢着浓郁的墨香,从除夕夜出发,一直飘在乡村的四季里。

以后每一年小年过后,我都提前准备好墨汁和桌椅,乡亲们带了自己买的红纸三三两两地到我家里写对联,我也因此而获得了许多发自内心的尊敬。如今,三十年过去了,记忆里的那些对联,跨越了新旧交替的时光,沐浴着迎新接福的喜庆祥瑞,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新年,走进崭新的时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联多了许多现代的因素,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精美,越来越上档次。但许多是购买印制的批量产品或公司商家赠送的广告,甚至有的人家干脆把对联烧制在瓷砖的大门上,让人一看有一种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急功近利的浮躁,缺了那种过年的吉瑞祥和,既少了一撇一捺的独特神韵,也少了“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文化底蕴。所以,我还是怀念那些手写对联的日子,那些日子厚重,温馨,那些岁月充满了返璞归真的淳朴。那些对联,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内心表白,一年的辛勤劳作化成了对来年的无限期待,无论是雪映春联的静好,还是初阳照联的熠熠生辉,感觉到的都是喜庆与祥和,那些飘溢在岁月深处的墨香,浸透着人们对春天的渴盼和对幸福的追求,在殷殷的期待中与我们招手相迎,微笑相拥,一脸的喜悦吉祥,一身的崭新清新。

春节到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挥毫辞旧岁,跃马沐春晖”,前村后院,大街小巷里那些醒目的对联,仿佛从天而降,映红了家家户户的门楣。铺开鲜红的宣纸,笔头上蘸满浓墨,那浓郁的墨香,和着春天蓬勃的希冀,融化寒冬的坚冰,如清风拂柳,花开嫣然。

作者简介:瓦生来,男,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教师。联系电话:13997253873  联系地址: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

相关文章

  • 对联,镌刻在流年里的墨香

    对联,镌刻在流年里的墨香 瓦生来 腊八节过后,年的味道便日渐浓郁了起来,大街小巷不少铺子里都挂出了灯笼、对联和中国...

  • 秀才卖弄出一上联,书生巧妙对出,猜猜下联十分有趣!

    对联俗称对对子又叫做楹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最初的对联是刻在竹子上或布上的,经历千年文化的传承,蓬勃发展源远流...

  • 刻在童年里的纱裙子

    我妈也说:“诶今天上街帮她买了一件裙子,我看还蛮好看的。” 我皱皱眉头,突然想起我的7、8岁,也一直想要过这么一件...

  • 旧岁的离别,新年里的墨香

    爆竹声声除旧岁,又到一年立春时。当午夜的礼炮敲响新年的钟声,一篇新的章幅正研墨飘香。新年伊始,万物欢欣,恰...

  • 史上最著名的九个急智对联!

    对联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 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 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

  • 对联临屏】题60寿联

    【对联临屏】题60寿联 河北 张震 逢花甲,迎亲朋笑语; 舞墨香,谱岁月欢歌。 联都"空谷诗钟社"第901期(对联...

  • 中国年,说中国——中国对联之妙

    中国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

  • 妙趣横生的奇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

  • 对联诗词:《流》

    《流》 流芳百世忠臣传; 遗臭万年逆党录。

  • 对联诗词:《流》

    《流》 江上白帆青峰雁; 山下绿藤黄流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联,镌刻在流年里的墨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hi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