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种人类史,主要指通史类。包括整体通史如《人类简史》,地域通史如《西方文明简史》,领域通史如《西方哲学史》,《西方艺术史》。
2、人类各种发展史的开端,是意识的主客体分离。就是知道存在着 ”我“和”我以外“这两个世界。
3、这两个世界并不单指人类和自然界。事实上,“我”和“我以外”的边界是十分灵活的。若是把整个人类社会看作主体,那么自然界就是客体;把“我”看作主体,那么其他人,其他人的想法,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当然也连同整个自然界)就是客体;把“我的意识”看作主体,那么我的肉体就是客体;如果我的意识中的一部分被表达出来了,那么这个表达出来的东西也就变成了客体。
4、庄子有一则寓言,名叫“混沌的故事”——南海的君主“倏”与北海君主“忽”在混沌境内遇到了中央的帝王“混沌”,“混沌”之帝对他们特别好,热情招待了他们。南海君主“倏”与北海君主“忽”为了报答“混沌”的热情款待,二人商议:“人有七窍,可以听见好听的音乐,欣赏漂亮的美景,享受好吃的东西,闻好闻的味道等等,但是“混沌”没有七窍,无法享受这些。既然“混沌”对我们这么好,那么我们就为他开通七窍吧。”
然后“倏”与“忽”一天为“混沌”开通一窍,等到“七窍”尽开的时候,混沌便死了。
5、这个故事有很多种解读。我的解读是:混沌死去的霎那,就是人类历史的开始,就是我第2条说的“意识的主客体分离”。七窍,是人感受客体的工具,连感受工具都意识到了(没有七窍的都想给人家硬凿出来),自然清楚主客体是两个世界。
6、从此,人与动物的区别产生了——思考(思考的对象就是客体),与表达(主体客体化的唯一方式)。
7、这里的”表达“,不仅限于语言文字表达,还包括——各类工具,人类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宗教,艺术……总之,我们读到的,历史书上按时间顺序编排起来的一切事件与描述,都属于“表达”。
8、思考和表达互为表里,就像DNA的双螺旋一样,促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9、举个例子:一个人发现,一块石头从高处掉下来摔成了八瓣,其中一瓣有锋利的刃,割起兽皮十分利落。(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已经包含了“偶然性到必然性的总结” “建立锋利的刃与割兽皮容易这两件事的因果联系”等思考过程。)。然后他就开始了表达——自发制作带刃的石器(其中当然要包含关于如何制作的思考)。然后,部落其他成员看到了这种表达(一种带刃的石器,或者制作的过程),于是向他学习,并且把这种经验发扬光大。
10、我们说过,表达,是“把主体思考转化为可以把握的客体”的唯一途径。正因为有了表达,我们人类才可以在交流中学习,才可以在历史中传承,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向高出攀登。
11、该扣题了,如何读各种人类史……
12、切入点当然是各种“表达”,比如高中课本上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谁和谁打起来啦,哪朝被哪朝取代啦,哪个皇帝有用什么办法统治国家啦,那个时候人是怎么生活的之类……就像你刚刚认识一个人,就要先听其言,观其行。
13、和这个人接触了一段时间,跟他说了很多话,一起做了许多事之后,你就会有种冲动,想总结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类似于历史上的分期:比如对于西方历史来说,1500年左右就是个重要的节点:1500年前的历史,和其后的历史,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14、没错,你想总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他一生中经历了很多重要的节点事件,这些事件促使他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风很大的一本书《万历十五年》,就是黄仁宇用他的大历史观,叙述中国史这个“人”,经历的一个重要节点事件。在此之后,中国史这个“人”就逐渐抛弃了“封建”这种行为模式。
15、有的研究者还不止于此,他不满足于仅仅总结历史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中经历了什么不同的气质阶段。他甚至想要弄清楚,为什么他会是这样一个人!心理学都已经开始探索原生家庭了,那“历史”这个“人”的原生家庭在哪里?为什么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历史如此不同,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各异?
16、这就是另一本风很大的书《枪炮,病菌与钢铁》探讨的问题。
17、“表达”这个层次看的差不多了,你可以换个角度,从“思考”切入~
18、这就是看哲学史的好处了!让我们继续回到非常重要的第2条:人类各种发展史的开端,是意识的主客体分离。
19、分离之后,人类开始了思考(思考的对象就是客体)。千百年来,思考的问题无非是以下三类:本体论,人生论,认识论。
20、本体论是探究世界的本源或基质的哲学理论。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
21、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22、人生论就是怎么才算一个好人,怎样的人生才算一个好的人生。又称为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3、总结——任何一种表达方式(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是由当时人们的思考方式(当时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决定,当时人们的思考方式,又由这群人的“原生家庭”(我就剧透了吧!《枪炮病菌和钢铁》说的就是环境决定历史,一个族群,它的历史的原生家庭就是地理环境。)和这群人所处的发展年龄(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
24、读历史读出大脉络,越读越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