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风夜唳中看守月亮的树,是为守护世人心中的仅存的一丝信仰。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一棵在清风夜唳的夜里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重要的是心涧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明月。”这轮明月便是信仰,有信仰的人则是那棵矢志不渝看守月亮的树。这个人便是庄子。
在中国文化哲学史上,庄子永远都是独领风骚,特立独行的一个。如在《庄子》一书的开篇中的《逍遥游》所要表达的一样,顾名思义,逍遥即自由,摆脱一切外物的限制,保持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无所待而游于无穷”。也就是无视物我之别,忘己、忘功、忘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自在。
然而,在此之前,我是不懂庄子的,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读《庄子》,会使人感到文章天马行空,幻化无方之感。更有甚者认为这完全是怪诞荒谬之说。但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今想起,不禁喟然长叹,如此情愫,怎能不为之潸然泪下。
“至人无己……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或许是中国文化史上为数甚少的开悟之人,实属凤毛麟角。但在那个“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代,他并不快乐,所以庄子无疑是可悲的。
开悟固然是好,但我们还需要出路。不然会生不如死。这就好比,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亡的悲哀。现在唯有一个清醒的人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之苦楚,那这些被惊醒的人应该怎样出去?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
曾经有篇文章这样评价:“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他决不能容忍自己与他人同流合污。他深知官场黑暗,久居庙堂之上定会受人排挤,于是宁愿“混迹渔樵,曳尾于涂中”。或化作一只蝴蝶,南柯一梦,或是幻化成一只神鸟……!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这是何等的一副画面,是何等的气势?文章的开始就写出了大鹏怒而飞上九万里的奇观,给人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限壮阔的奇观,令芸芸众生不断拓展胸次,望尘莫及。好似真正实现了庄子所谓的理想境界“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然而实际上呢?这个世界并非如此,因为这个世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赖其它条件而独立存在。换言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切事物都是会改变,没有独立而又恒常的状态存在。
庄子文中的大鹏看似逍遥,实则“有所待”,因为它必须凭借大风才能飞升,因此未能达到庄子的理想境界,随后作者又以野马、尘埃、蜩与学鸠朝菌、晦朔等形象为例,来说明它们亦有所待,表达出渺小的生命在广阔无垠而又永恒的时空的比照下的可笑与狭隘。低微者渺小琐碎不堪,高尚者又高处不胜寒。庄子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庄子用尽其一生不断的上下求索,始终徘徊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由此来看,庄子的逍遥其实只是一种境界,它虽然令人心驰神往,但在现实中却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与生活方式是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所以,身处凡尘俗世的芸芸众生,只要保持一顆澄清的心就足够了,勇敢坦然的面对生活之中的风风雨雨就可以了。生活的压力也许会让我们负重,让我们身心皆疲,但我们绝不世俗,绝不流俗,在凡尘俗世之中,只要也能体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那份淡然,足矣……!
或许在他的面前,怎样的评价都显苍白而无力,都是渺小而不堪的,如同一粒尘埃。因为庄子的精神是不朽的。任何时代都有它的悲哀,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我们常常可能在透过一件华丽的大衣失望的看到那一颗肮脏的心灵。纵然是对物质无限的迷恋,让心灵更显扭曲,但至少,我们还可以从庄子那里得到慰藉。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时候……!
庄子,让无力者有力,让悲伤者前行……!
(于戊戌年丑月冬至夜信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