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奶奶,愿你安息

奶奶,愿你安息

作者: 宝心四丁的柴米油盐 | 来源:发表于2019-08-17 16:18 被阅读0次

          七夕,奶奶驾鹤西去。我随后请假赶回四川老家,参加奶奶的追悼会和葬礼。

          相比外婆,小时候奶奶带我并不算多,但是她在我印象中是一个温和、善良、宽厚的人。她在生命的最后十年时光,尤其是最后几年一直在和疾病作斗争。小时候还时不时见她做些纳鞋底、绣花等的女红;我无法想象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目不识丁的她是如何熬过这些与病魔作斗争的孤寂时光的。

          对奶奶年轻时的了解,还是从爸爸为奶奶亲笔攥写的祭文中得来:

        “各位亲朋、各位乡邻,8天前的农历己亥年七月初七酉时六点二十六分,家母耗尽了她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力气,睁眼看了看这个世界,然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的儿孙,离开了他的兄弟姊妹和亲友,离开了人世间。在母亲离去的那一刻,我拉着她的手,想把她拉回来,让她再看看家人,可冥冥之中或有定数,让我们不能如愿,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悲痛和无限的哀伤......

          母亲姓李,名碧珍,1935年农历六月初七出生于剑阁县演圣乡亭坝村,2019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剑阁县元山镇广化村仙逝,享年85岁。母亲一生未曾读书识字,她的第一次婚姻没有生养。1961年,母亲改嫁来到今天的祖宅之地与鳏居的父亲再婚。两年后,我们兄妹三人相继问世。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熬更守夜劳作,辛勤挣钱养家,费尽千辛万苦,抚育我们兄妹长大,让我们得以上学、成家、立业。扶持我们生养了孙辈五人,让张家后继有人,子孙延绵。

          母亲的一生,是教子有方的一生。她虽不识字,但她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她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女,默默无闻地操持家务,为儿女的健康成长费尽了心力,得到了乡邻的称颂。在养育儿女的几十年间,母亲的柔弱与父亲的刚强,母亲的达理与父亲的知书,母亲的慈祥与父亲的严厉相得益彰。严父慈母的教子之道,为我们兄妹三人乃至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堂兄妹都做出了榜样。在我这个读书人看来,母亲善良的秉性和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是我们子子孙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这样的精神财富可能胜过万贯家财,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传承。

          母亲的一生,是磨砺节俭的一生。在抚育儿女40多年的时间长河中,她省吃俭用,甚至忍冻挨饿,过着极为节俭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她几乎没有能力为自己添置多少新衣物,更未曾购买过属于女性自己喜爱的物品。当我们做儿女的有能力孝敬她的时候,母亲却已疾病缠身,这或许是她这个时代的农村妇女难逃的宿命。

          母亲的一生,是与疾病抗争的一生。母亲年轻的时候就体弱多病,多年贫血,打针吃药是常事。近10多年来,几乎每一年都会去绵阳住院治疗1-2次,为此也给作医生的同学增添了诸多的麻烦,同时也得到了我岳母一大家人送饭送物的诸多帮助,在此,我们兄妹深表谢意!2006年父亲离世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时至地震后的2008年10月,母亲因胆结石诱发胆囊炎去绵阳四零四医院作手术治疗,原本已康复出院住进我绵阳的家中,却不料突然出现术后感染,肝脏脓肿,在本已无法救治准备放弃的情况下,得到了医生同学的鼎力相助,后经权威专家抢救,再次手术获得成功,母亲活了下来。去年7月,母亲又一次住院,查出口腔肿瘤,因母亲高龄体弱,无法实施手术治疗。我们兄妹三人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对母亲实施维持性治疗和特殊护理。一年多来,母亲一直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忍受疼痛的折磨,与病魔抗争。我们对母亲无限地留恋,但疾病猛于虎,最终还是夺去了她的生命,也让她永久地解除了痛苦。

          母亲的一生,是善良宽厚的一生。俗语言,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走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母亲名“碧珍”,碧玉的“碧”,珍贵的“珍”。她待人接物的宽厚,对儿女的慈爱与包容;她身教重于言教的智慧;她几十年如一日对亲戚的善待和对侄儿侄女视如己出的亲和与茶饭款待,无不彰显出她身上比碧玉还珍贵的品质,我们兄妹都无比珍视,同时也为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慈母感到无比地荣光和自豪。

          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祥和的一生。她26岁改嫁来到张家,28岁开始生养我们兄妹三人。儿女的到来让母亲能够挺起腰杆做人,让之前说她不能生养的流言不攻自破,母亲也由此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尊重。在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我们兄妹三人一直坚守做人之本分,顺利地长大成人。再后来,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儿女。如今我们三兄妹家业兴旺,看在眼中的母亲很欣慰,也很幸福。母亲虽体弱多病,但我们兄妹或出力或出钱,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她,让她的晚年尽可能少一些病痛的折磨,多一些人间的欢乐。多年来,母亲一直住在弟弟、弟媳家中,弟弟、弟媳和妹妹一直代兄、嫂尽孝。在母亲患病的最后一年,作为大哥大嫂,我们虽也抽空回来看望和陪伴母亲,但远水毕竟难解近渴,母亲主要依靠弟弟、弟媳、妹妹尤其是弟媳加润华的精心照料,让母亲的生命得以支撑一年有余,在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天还喝下了牛奶和米粥。大哥、大嫂对你们多年的付出非常感激。在母亲病重期间,亲朋、邻居和她的侄儿侄女曾多次前往探望,我们兄妹万分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亲友、各位乡邻今天前来参加母亲的追悼会。

        母亲健在的时候,妈在哪里,家就在那里。如今母亲走了,我们兄妹三人虽各自为家,但我们这个大家庭还在。今生有缘一家人,我们需要万分珍惜。我们兄妹都已过或接近知天命之年,期望我们不忘母亲的遗愿,珍惜兄妹情谊,为儿孙做好榜样,让家族繁荣昌盛,以告母亲在天之灵。

          我愿用这篇祭文和我的赤子之心,为母亲蹒跚的脚步开启通往天国或轮回的大道,为母亲迟暮的双眼撑起一盏夜行的明灯。

          父母大恩,天高地厚。父母大德,荫及子孙。父母大功,恩泽万代。后世儿孙,代代铭记。   

          妈妈,愿你今生安息!妈妈,愿你来生一路走好!妈妈,来生我们再为家人,再做母子......

          己亥年七月十五日夜于广化村

          听着听着,鼻头发酸,直到“为母亲迟暮的双眼撑起一盏夜行的明灯”这一句,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奶奶有白内障,做了手术后眼睛不好,不再纳鞋底做针线活,因此这一句尤为动容。

          祭文让人泪目,可爸爸对奶奶一直以来直至临终的尽孝更让我动容。无比细致的照料和护理,陪奶奶聊天是对她最大的慰藉。十一年前,奶奶因为术后感染差点撒手人寰,医院已下达病危通知书,老爸却没有放弃,各种竭力找人救治。那一年,我正临去德国,在大笔的医疗支出及并不宽裕的经济条件面前,我告诉爸爸想放弃出国,但他却坚定地告诉我不行,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无论如何都要出去,于是他用尽全力“保全了老母亲的姓名,和小女儿的梦想”。奶奶老对我说:幺儿,如果不是你爸爸我活不到现在,你以后一定要对爸爸好。其实不用奶奶说我也能从爸爸身上明白: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爸爸与奶奶,舐犊情深,母慈子孝,感人至深。

          次日,奶奶下葬。凌晨4点,我就起床了,不到五点就从镇上的宾馆到了乡下。我以为除了家人不会有别的人来送葬,没想到除了家里亲戚,爸爸的好些远道而来的同学和好多乡邻(在我看来感觉几乎是全村人)都悉数到场,爸爸信佛,我想这和他平时广结善缘也有关吧。记得回乡当晚,和爸爸一起去散步,碰到一些街坊乡邻,他总会上去热情招呼并敬烟(虽然他不抽)、闲聊几句,若是在绵阳街坊️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总是尽力帮助。

          在爷爷奶奶的合墓碑前,我认真阅读了爸爸于2004年爷爷身体不好时亲笔为爷爷奶奶攥写的碑文:                   

    父亲大人,幼读私塾,勤学善问,通晓人文,初通算理。家境贫寒,务农为生。一九六一,父母晚婚。儿女三人,相继问世。孙辈五人,三男两女,传承家业。父亲一生,修桥补路,广结善缘。竹编手艺,享誉四邻。终身劳碌,熬更守夜,编制竹器,售于世人,换得钱物,送儿求学,支撑家业。人到中年,服务村组,担任出纳,贫协委员。

    母亲一生,抚育儿女,宽大为怀。默默无闻,操持家务,含辛茹苦,费尽心力,乡邻称颂。父亲刚直,母亲柔弱。父亲知书,母亲达理。父亲严厉,母亲慈祥。严父慈母,秉性善良,诚实守信,相邻信赖。                                                                                                                           

    父母双亲,终身辛劳,生活简朴,家业兴旺,教子有方。父母开明,儿女成才,族人楷模。长子仲文,修成大学,为人师表,升任校长。孝敬父母,预造石椁。次子大文,学成高中。通晓医理,先任会计,再任村长。管理电务,秉承家业,代兄尽孝,名闻乡里。小女张英,嫁入白氏,自主立业。父母双亲,终身行善,儿孙榜样。送子求学,功成名就。教子行医,济世救人。遗留祖宅,房屋八件,传承儿孙。

    父母大恩,天高地厚。父母大德,荫及子孙。父母大功,恩泽万代,后世儿孙,代代铭记。

          有子如此,我想奶奶可以安息了。

          奶奶,愿你一路走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奶奶,愿你安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kk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