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世博园,遇到一位来拍鸟的人,问他遇见什么鸟没有,他说没有,连黄臀鹎都不见。然后他说:这几天圆通山热闹,好多鸟都来了。我说:上周六我在圆通山,除了黄鹂什么都没有拍到。他大吃一惊:拍到黄鹂还不满意?我无语。
许多资深拍鸟人一直认为黄鹂不容易拍到,好像数年的时间里,他们只在圆通山拍到过雌性黄鹂,而且据说拍黄鹂的那些日子,全昆明的拍鸟人都出动了。虽然不说人山人海,却也里三层外三层,把黄鹂会落脚的那棵树围得严严实实,这个盛况今年五月我已在植物园领教过,而让拍鸟人欣喜的是:那是两只雄性黄鹂。
因而,得知世博园有七、八只黄鹂,而且雌性较多时,感觉有点玄幻。于是,我连续四个周末去世博园守黄鹂。之所以如此在意,是因为黄鹂的雄、雌鸟外貌有区别,雄鸟的羽毛颜色更鲜亮,雌鸟的羽毛颜色则略暗淡一些,而且腹部有黑色条形斑点。我没有拍到过雌性黄鹂。一次又一次去,只不过是因为一直没能够拍好。
接下来,就听说翠湖、南园、圆通山都可以拍到黄鹂了。我想,黄鹂是不是要像蓝喉太阳鸟那样陪昆明的拍鸟人大半年:随着各种花朵的开放,它飞去各种花朵上吸食花蜜,大家就去拍各种花上的太阳鸟。黄鹂也一样:世博园的黄鹂在八角枫树上吃果子,翠湖的黄鹂到悬铃木树上找虫子,南园的在柳树上,圆通山的在滇朴树上,接下来,还有清香木的果实也即将成熟。
我也一一去守候,但照片都差强人意。我见到过拍得非常好的片子,如画一般:悬铃木的叶子金黄,黄鹂的羽毛鲜黄,两相映衬,十分漂亮。而且黄鹂不是画面的主体,它只是画中点睛的那一笔,于是整个画面是非常动人的深秋景色。而我毫无办法。一是技不如人,二是的确没有时间一天又一天去守候:无法等到黄鹂站到漂亮的枝头上。但已无法叹息。
有天与人闲聊,我说去守了一天太阳鸟吸食芭蕉花蜜,没有拍到一张满意的片子。对方立即说:只守一天算什么,我们是从花开一直到花谢每天都去守。
这天又到圆通山,下午,有人从翠湖赶过来,也有人离开去翠湖,都是为了黄鹂。
我离开圆通山时,天空阴沉,雨水哗哗落下。但我知道那些守黄鹂的人一定没有离开,因为据说,雨停后黄鹂会出现,四、五只一起站在枝上整理羽毛。我往家的方向走时,雨水越来越小,而翠湖就在前方,但我没过去的打算,因衣服被淋湿了:虽然知道,很可能会拍到数只黄鹂站在树枝上。
我以为,对于拍鸟我已非常痴迷,这时才发现,这只是自己以为罢了。那些真正痴迷于拍鸟的人是什么模样,我已见识到了,他们风雨无阻地一天又一天在同一个地方守候,也会一天换数个地方,只为了把一只鸟拍好,哪怕那一天里,那只鸟从不出现。
原来,我不能拍到满意的片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于是不再懊恼,毕竟我的付出是如此微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