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关于不买CD的原因和看法
大家好,我依然是来自你们的好朋友AK。最近呢我听了一些“CD原声”,也想谈谈关于买CD的问题。
作为一个合格的图吧图钉,对于HIFI的追求是一直没变过的。当然作为图吧垃圾王也知道HIFI界的玄学道理。其实从电路的角度上讲,所谓HIFI就是尽可能低噪声高保真的储存 传输 和放大音频信号。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关系:模拟信号是随着真实物理量而变化的信号,例如最常见的,我们常见的AM调幅广播,它的电磁波信号强度就随着音频信号的强度而变化,因此从电磁波中还原出音频信号也容易,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总共不超过10个元件。
理想状态下无外界干扰的前提下AM广播就是没有任何损耗的传输过程,因为信号没有经过采样直接通过模拟电路发送,过程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还可以通过压缩,占用较少的带宽,实现在相同的带宽内传输更多、更高音频、视频等数字信号的效果。此外,数字信号还可用半导体存储器来存储,并可直接用于计算机处理。
从原始信号转换到数字信号一般要经地抽样、量化和编码这样三个过程。抽样是指每隔一小段时间,取原始信号的一个值。间隔时间越短,单位时间内取的样值也越多,这样取出的一组样值也就越接近原来的信号。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进行取样,数字信号是无法从保真度上和模拟信号匹敌的。就算采样的频率接近无限大,时间间隔趋近于无穷小,终究还是有损失。
相对应的我们现实中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比如说储存图像的胶卷和各种图片文件格式,储存音频的唱片、磁带和各种“无损”格式,现实中运动的物体和视频已经电影胶片,分别对应的就是没经过采样和采样后逻辑关系的信息。
研究HIFI就是研究信息、电路和哲学。
CD采用的是PCM调制方式。
PCM文件:模拟音频信号经模数转换(A/D变换)直接形成的二进制序列,该文件没有附加的文件头和文件结束标志。Windows的Convert工具可以把PCM音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Microsoft的WAV格式的文件。
将音频数字化,其实就是将声音数字化。最常见的方式是透过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运作原理如下。首先我们考虑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一连串电压变化的信号
码率越高的PCM录音就越接近模拟信号的圆滑正弦波
对于我们最常说的“无损音频”来说,一般都是指传统CD格式中的16bit/44.1kHz采样率的文件格式,而知所以称为无损压缩,也是因为其包含了20Hz-22.05kHz这个完全覆盖人耳可闻范围的频响频率而得名
但是人的耳朵真的只能听20-22050hz的声音吗?人眼睛刷新速率真的只有24帧吗?并不是 因此CD这种东西说保真只是相对的。
而模拟信号在储存方面的优势是绝对的。无论过了多少年,唱片和胶片在对应的发烧友领域也好还是专业领域也好永不过时。因此,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真正严肃庄重的专辑是模拟专辑,而不是谁在家花几块钱买个刻录光驱光碟都能刻出来的CD DVD。
还记得旅行者一号二号上给外星人听的《地球之音》吗?没错,也是唱片,黄金唱片,钻石唱头,这才叫HIFI
https://pan.baidu.com/s/15DUhG#list/path=%2F
你们对HIFI一无所知。
从电路上讲,如果我们不直接听唱片储存的强度不大的信号的话,我们需要放大。而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是比扬声器关键的一环。当然,扬声器也有损失。如果细说的话,无论是信号线,接头,还是唱头和磁头都是存在损失的,但是相比功放来说这些往往都是可以忽略并能够尽量削除的。
功放分为甲乙丙丁四种,通常前三种可以认为是模拟功放,而D类也就是丁类是数字功放
所谓模拟功放就是输出的大信号和输入的小信号之间经过模拟电路放大,通常现代的模拟功放使用的是开关元件(三极管、MOS管等)它的损耗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D类功放数字功放就不同了。
数字功放与D类功放的区别
常见D类功放(PWM功放)的工作原理:PWM功放只能接受模拟音频信号,用内部三角波发生器产生的三角波和它进行比较,其结果就是一个脉宽调制信号(PWM),然后将PWM信号放大并还原成模拟音频信号。因此,PWM功放是用脉冲宽度对模拟音频幅度进行模拟的,其信息的传递过程是模拟的、非量化的、非代码性的。并且由于目前器件性能的限制,PWM功放不可能采用太高的采样频率,在性能指标上尚达不到Hi-Fi级的水平。 而数字功放采用一些宽度的脉冲来数字地量化、编码模拟音频信号
一般来讲我们爱听的胆机就是电子管甲类功放。而电子管甲类功放居然在存在音频变压器的条件下依然在HIFI界经久不衰,可见其基于的模拟电路在高保真领域的地位。就算过了一百多年,模拟电路依然可以在现代的功放界谈笑风生。
当然数字信号也有它的好处就是非常易于复制,我们现在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大量音频资料也是拜数字信号所赐。所以在一方面我们念着模拟信号的好的时候另一方面在成本面前也在向数字信号妥协。但是要说到真正需要氪金花钱买享受的时候,我选择唱片。反正又不是玩不起,一个空白CDDVD差不多一块钱一张我们自己上网下如果能下到320K MP3其实和CD的无损差不太多自己转码刻盘就行了,而唱片虽然4-5块钱一张但是那种听起来的感觉,不仅仅指耳朵,而是精神和心灵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实在玩不起的话也可以把家里的磁带翻出来过过干瘾。总之,作为图钉,花钱买CD,不存在的。
最后我关于版权的看法一直也没变过。版权是西方国家再吸取我们东方的科技文化后反过来对我们设置的壁垒。中国不承认版权概念只承认著作权。所谓版权在灯塔那边发展到了金钱可以为了利益随意修改法律以为利益服务的程度,没错,说的就是米老鼠法案。好在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东西。虽然这样但是我认为著作权的存在是必要的,至少现在是需要的。未来是开放包容的,我们的子孙后代在他们的一生中接触版权这个概念只会在博物馆中。他们的知识不会被版权所限制,他们的著作也都会第一时间的让全世界分享。他们不会因为想知道的知识需要付费而担忧 他们创造的成果也不会变成他们压榨别人的工具。
最后我们还是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成果吧,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