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被孩子逼得抓耳挠腮的场景,逼得无可奈何就拿出了杀手锏——“把地上的玩具收起来不然妈妈要生气了”,“快点走,再磨磨蹭蹭爸爸要生气了”,“快点吃饭,不然奶奶生气了”。
爸爸妈妈们觉得很冤,自己强忍着发火的冲动耐下心来好好说的,怎么也有问题。
细看逻辑其实不通,为什么妈妈生气我就得收好玩具,奶奶生气我就得多吃饭。
但是这句话频率非常高的反复出现,于是孩子做出非常字面的理解:爸爸妈妈的心情很重要,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我应该×××。
体察别人的情绪是一种能力,可是围着别人的情绪做事却是另一回事。
比如孩子用玩具打到了妈妈,很疼,妈妈可以边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发红的地方边说:不可以打妈妈,妈妈很疼,妈妈不高兴了。
一方面这是在向孩子发起共情,学习体察别人的情绪,一方面给孩子做示范,如何表达情绪。会表达情绪的孩子基本不会出现一言不合就倒地打滚或者失控尖叫,因为ta会说,父母还愿意听,没有必要用这些即费劲又无效的行动。
同样是爸妈生气了,上面这种情况是孩子可以理解的。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情况,却是完全没有指向性的,孩子心理是这样的:我在玩我的玩具妈妈生气了,我蹲下看一只可爱的蚂蚁爬爸爸生气了,我在享受我的食物奶奶生气了。为什么?我没有伤害他们,他们为什么要生气?
当一个孩子被教育或惩罚之后却从中总结不到任何规律的时候,他只能采取一种行动,就是放弃自己的主观意志,听大人的就好了,这样大人就不会生气了,就不用担心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当一个人判断自己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标准是别人高不高兴,而不是自己想不想做。
他们就会即使不愿意也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想让父母露出骄傲的微笑;认真读书好好学习,想要父母高兴,心理装满了别人没有空隙给自己想想到底为什么好好学习,所以很多高中学习优秀的孩子一上大学离开父母就开始混日子,甚至挂科挂到毕不了业。
天才少女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里坦言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会表达真实情绪,而且在最亲密的爱人面前,也是一味避免发生冲突,不想让对方不高兴;
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她一直扮演着讨好别人的角色。
这种性格,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所有人是从讨好父母开始的。
所以当你用尽办法鼓励引导都没办法让孩子收拾玩具的时候,家长收拾了就好了,
家长唯一要做的是温柔的坚持,每次都蹲下来认真给宝宝讲道理,玩具每一次放在同一个地方下次想玩才能很快找到之类的。
不用急,没有必要非要孩子从某一时间点开始自己收拾玩具,想想你偶尔都懒得叠被子。
少用父母的规则去约束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自然就会建立内心规则,这个规则系统他是不会违反的,而且从小就遵守,
因为他通过自己的体验建立起来的,这些体验中包括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所带来的成就感,简直不要太美妙。
作者:小k,心理学硕士 二级心理咨询师
深耕女性成长、亲子教育,擅于揭灭浮虚、
刨挖深层心理,从根部还原健康人生。
宝宝哭求放过系列第二句:你再不×××妈妈就生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