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回来这么多天,也没能静下心来写写自己的收获与感触。每天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整天在瞎忙活着。很多时候,还要再给自己两三个小时的锻炼身体时间,这样一来,时间还真不够用。
前天,整理了关景双校长的发言。短短的26分钟的录音,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才算把电子稿整理出来。
先是录音转文字稿不会,在网上下载了几个APP ,都需要付费的。也不好意思开口去请教别人,只好自己摸索。
猛然间,想起朋友告诉我钉钉里有AI,也不知道钉钉里有没有录音转文字的功能?随即,便打开钉钉,从里面搜了一下。哇!还真的有录音转文字的——钉钉闪记功能。
关键是怎么样才能把录音传到钉钉,又成了一大难题。首先把自己的录音文件打开,发现可以转发到钉钉。再去钉钉里操作,这下更难了。从未使用过这个软件,就这样随意捣鼓着。
忽然发现,文字稿转换成功了!
“我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在怀疑自己。再回忆刚才的操作路径,不行,怎么也想不起来!
再转第二个录音文件,接着捣鼓。这下怎么也转换不成文字稿了,看我这记性!真不行就算了,休息一会儿或许思路打开就能成功。
午觉醒来,接着去钉钉里捣鼓着。十多分钟后,突然发现文字转换成功!哇!终于成功了!赶紧接着试下一个录音文件,轻松搞定。
我又学习了一项新技能!过去自己用手机录音过好多名师的报告、讲座,想着等有时间了,坐下来一句一字的把文字稿整理出来。结果手机换了又换,录音文件都不知道存在电脑的哪个盘里,更别提转换文字稿了。
随即,我就想把长沙行走的几场报告都给转换成文字稿,并保存在电脑上。人家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还真是的。如果一字一句的听、写,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好。当然,这我一拖再拖没有整理的借口。
还记得,我们组织的杏坛网研社数学组的老师们每月一次在对吴正宪老师的课例进行研讨时,需要提前整理出吴老师的课堂实录。那些提前发在群里的课堂实录文字稿,都是我们根据录像课一字一句整理出来的。
想想那时,如果会用录音转文字的功能该有多好!要知道课堂实录要耗费我们很长时间的心血,还好,那时有甘愿付出的几个数学组的小伙伴,庆幸遇见了他们!
这次,终于可以减少很多的工作量。尽管录音转换有差错,还需要再整理,但后面的工作要简单许多。毕竟,我们已经有了基本成型的文字稿,只需要根据录音稍加修改即可。
虽然,我还是只蜗牛,行走的速度还很慢。但是,我会在教育这条道上坚持走下去,直到遇见自己的庆典。
带上蜗牛去散步,慢下来,看看周围的人和事,欣赏路边的物和景。如今,自己就是那只蜗牛,一路向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