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44天】python全栈从入门到放弃

【第44天】python全栈从入门到放弃

作者: 36140820cbfd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0:46 被阅读0次

1 粘包现象

发送端发送数据,接收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接收,造成的一种数据混乱的现象。

在tcp协议中,有一个合包机制(nagle算法),将多次连续发送且间隔较小的数据,进行打包成一块数据传送.。还有一个机制是拆包机制,在发送端,因为受到网卡的MTU限制,会将大的超过MTU限制的数据,进行拆分,拆分成多个小的数据,进行传输.当传输到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层时,会重新将多个小的数据合并成原本的数据。

只有tcp协议才会发送粘包,udp不会发生

2使用UDP协议发送数据一次发多少数据合适?

针对使用udp协议发送数据,一次收发大小究竟多少合适?

udp不会发生粘包,udp协议本层对一次收发数据大小的限制是:

65535 - ip包头(20) - udp包头(8) = 65507

站在数据链路层,因为网卡的MTU一般被限制在了1500,所以对于数据链路层来说,一次收发数据的大小被限制在 1500 - ip包头(20) - udp包头(8) = 1472

结论:

代码块
如果sendto(num)

num> 65507报错

1472 < num < 65507  会在数据链路层拆包,而udp本身就是不可靠协议,所以一旦拆包之后,造成的多个小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如果丢任何一个,那么此次数据传输失败

num < 1472 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3 新模块struct

r=struck.pack(type,num) 把一个数字打包成4字节的bytes类型

struck.unpack(type,r) 把打包好的r还原成原来数字

代码块
import  struct

num=8389923

res=struct.pack('i',num)
print(res,len(res))      #把num打包成4字节的数据来传输

res_2=struct.unpack('i',res)   #把打包的数据解包
print(res_2)    #返回一个元组 (8389923,)
别跑,点个赞再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44天】python全栈从入门到放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rs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