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充满人文气质的超级大片

充满人文气质的超级大片

作者: 林北凡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7:34 被阅读0次

    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终于在今年落下了帷幕,作为前两部作品的结尾,正如导演诺兰所说“美丽的故事一定要有动人的结尾。”蝙蝠侠3相比前两部在场面和制作上都升了级,第三部的重点则落在了“崛起”上。

    相比于前两部,第三部的蝙蝠侠展开了多角度的叙述,不同于第二部着重描述蝙蝠侠与小丑之间的斗争,给了小丑更多的表现空间,以致于小丑的魅力得以抗衡蝙蝠侠。此次的最终章里,侧重点放在了蝙蝠侠的崛起上,影片的开头便直接表现了韦恩深居简出,不再在大众面前露面的背景,影片的前半段相对过于平淡,为后面的高潮做了大量的铺垫,以及围绕着蝙蝠侠重出江湖和如何崛起而展开,为此导演安排了几个线索在蝙蝠侠身边,劝导并暗示蝙蝠侠的复出,包括约瑟夫高登布莱特饰演的布雷克警官。布雷克警官在影片里是一个象征,他代表着正义和光明,所有的理想主义都在他身上得以体现,他相信美好的一切,他是另一个蝙蝠侠,甚至比蝙蝠侠要纯粹,因为他没有蝙蝠侠肩负的责任,所以他的理念更单纯,在诺兰一直探究,怀疑和批判人性的同时,他在第三部里加入了一个这样的角色,几乎体现了人类身上所有的闪光点,他象征着一个新的希望,而影片最后揭示的布雷克警官真实的名字:罗宾。他可以看做是蝙蝠侠的延续,这个城市的新光明。而影片的结尾揭示他正是蝙蝠侠选择的一个替代自己的人选,蝙蝠侠接棒于他,然后自己潇洒离去。

    蝙蝠侠诞生于恐惧,崛起也依靠恐惧。因为惧怕蝙蝠,才能战胜蝙蝠,并取蝙蝠的形象来当做标志。也正是因为恐惧,他才能依靠恐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动力,冲出那个阴暗的牢狱。而那个地牢,它象征着黑暗,混乱,肮脏和死亡,一切与蝙蝠侠代表的截然相反的东西,那是个死亡之地,被关进去的人,不但被摧其身,更毁其精神,你要有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生精神,还要怀着一颗对死亡畏惧的心,拥有这些,你才可能活着出去。被关进去的蝙蝠侠,他已经不再是蝙蝠侠,他是一无所有的布鲁斯韦恩,坚强如他,在攀岩的前两次,都失败的掉了下来。蝙蝠侠在此前可曾有过如此落魄的局面?没有。跌的越深,他才会升起的越高。地牢里是导演安排的让蝙蝠侠再一次成长,变得更强壮的段落,也是本片的一个转折点,更是本片探入蝙蝠侠心理的一段。因此地牢的戏在本片中显得非常重要,导演诺兰在地牢里运用的光影变化,地牢的基调是黑色的,这不但象征了其本身的意义,更衬托了蝙蝠侠身上的黑暗寓意和他被赋予的黑暗气质。地牢的出口是没有门的,没有任何机关,只是一个像井口一样的洞,那里拥有着光亮,镜头好几次对准了这个洞,它跟地牢的黑暗截然不同,它发着光就像一个太阳。当蝙蝠侠胜利的站在洞口上,光明重新升起,正义必然压过邪恶。

    诺兰是一位很有气质的商业导演,从不按常理出牌,即便他拍摄像《蝙蝠侠》这样的超级商业大片,在他的故事里,坏人从不是只为了钱和利益的单纯坏人,他们拥有着复杂的人性或者不稳定的精神状况,他们不是为钱而战,他们或者为了快感,或者为了游戏,或者为了所谓的影武者联盟宣传的光明。而班恩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革命,他炸开黑门监狱,放了犯罪的人,给他们枪支,打击富有的和有权势的人,他把权利下放,交给每一个人,让他们“尽情享受”,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混乱的,不堪的,失去理智的城市,一个最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魔鬼,每个人在掌握权利后会做什么,抢夺,占有,报复,不管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通通都要下地狱。影片的后半段是在致敬《双城记》,与《双城记》里描述的法国大革命的状况如出一辙,诺兰在前两部描写了犯罪的心理,讨论了如何利用人性和人性的阴暗面与弱点,在黑暗骑士中,小丑给了两艘船上的人引爆器,让他们互相残杀,一个船上全是罪犯,一个船上是无辜的市民,到了生死的关头,人们会如何选择,放弃道德的准线保全自己还是放弃引爆器守住唯一的坚持选择相信他人,这是小丑布置的一道迷人的选择题,他让人性在生死面前暴露无疑。在第三部里,导演同时增加了关于“体制”的讨论,高登局长在班恩发动暴乱时所说:“当一个体制完全背离了人们的信任,法律不但无用武之地,反而成为枷锁,让坏人为所欲为…”之后发生的暴动革命,使这个城市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局面,可以看成是高谭市的暴动,法国大革命的暴动,英国革命的暴动,任何一个国家都经历过的革命时的场景,而班恩利用的正是权利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贪污腐败,不平等的对待等社会矛盾,他把权利收回,重新分配,分配给人民大众,让他们自己掌握他们的城市,于是我们看到的镜头是每一个城市在暴动中都会出现的惶恐不安,到处的烧杀掠夺,整个城市像是患了一场重病。这样的主题使这部的蝙蝠侠身负更重的责任,也使这部最终篇充满了更多的人文思想,融合了体制与人的矛盾,制度与权利的干预,虽然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触摸太深,但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加入这种思想已属难得。

    黑暗骑士里最大的精彩是希斯莱杰饰演的反面角色小丑,希斯莱杰的表演无可挑剔,他把小丑的疯癫,扭曲,残忍和戏弄人间演的栩栩如生,小丑的角色也设定的相当有魅力,他带着几分精神不稳定的性格背景,危险而善变,古怪而恶毒,头脑灵活,下手残忍,专门钻人性的弱点,揪出人性的阴暗面,即便是被人们奉为“光明骑士”的正义好人,他也能利用其阴暗的一面,加以助推,把他变为一个与他完全相反的疯狂的人。一边疯狂的摧毁世界又一边冷眼的嘲弄世人,整个城市都曾在他的手下,被他耍的团团转。这样的人物必定不是只图钱的粗野笨蛋,他可以费尽心机得到钱,再烧掉它,他要的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刺激,城市是他的游戏场地,人人都是棋子。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危险又吸引人的气息。整部电影因为小丑这个角色的魅力而精彩了不少。但第三部的反面角色班恩,导演则安排了一个女性角色同他一起分担反面,并且泰特这个角色才是幕后主导,这直接削弱了班恩的邪恶程度,使班恩的角色减少了很多复杂性和个性,而且因爱作战的他,甚至到最后会博取到观众的同情。这一部里,导演重新把重点放在了蝙蝠侠的身上,削弱了班恩的角色形象,正是为了要在蝙蝠侠身上进行过多的着墨。但在影片中,导演诺兰给班恩的镜头几乎都是仰视的,除了表现他高大威猛的形象,他的力大无穷,让人惧怕外,实际上也对他保有一种正面的赞扬的态度,因他是为爱而战,所谓铁汉柔情, 是在最终章里对我们这位大反派最好的诠释。

    上个世纪,超级英雄的横空出世,更大程度上载满了人们的幻想和寄托,高大的形象以及完美的性格,是人们塑造出来供自己膜拜的英雄,也是对现实世界失望不满后的发泄。在人们看厌了超级英雄,不再买英雄的帐时,弗兰克米勒创作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成为英雄们的一个转折,这部漫画一改往日风格,走黑暗路线,并充满了悲剧色彩。漫画的成功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诺兰的三部曲之前,蝙蝠侠一直在走下坡路,而诺兰推出全新的蝙蝠侠,在票房与口碑上获得的巨大成功,都是空前的。他把英雄的形象撕裂,加入了更为人性的东西,人类的软弱,犹豫,彷徨与无助,这个英雄都拥有,他同时拥有普通人无法理解的英雄背后的悲凉与孤独,普通人无法承担的责任与痛苦,在这个蝙蝠侠身上充满了更多的人性的色彩和悲剧的力量,因此而更触动人心,更接近人心。诺兰之前,没有超级英雄像黑暗骑士里的蝙蝠侠这么纠结痛苦,身上闪烁着黑暗的力量,撕开自己的身体露出软弱给观众看,诺兰之后,大部分的超级英雄都找到了新的出路,纷纷向着黑暗前进。

    不可否认的是,诺兰把商业与艺术很好的融入了电影里面,聪明的影人应该既对得起制片人的钱,又不抛弃自己所想,一部被改编过无数次的超级英雄的商业大片,被他上升到如此高度,获得全世界影迷的拥趸并被奉为神作。此前能够做到二者兼顾的有沃卓斯基的《黑客帝国》,但《黑客帝国》是讲人类与机械的,题材很大,涉及面很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烧脑片。也有票房失败的英雄,如李安的《绿巨人》,作为文艺片导演,即使接拍商业片也想加入有深度的思想,有时就很容易造成摘了玉米丢了西瓜的情况,李安不外乎如此,一个充斥着商业背景的英雄形象,到了李安手里,因为被赋予太多的感情思想,而变得不温不火。因此这部影片在票房与口碑上都跌到了谷底。作为导演,重要的不是妥不妥协,而是妥协多少。如何在商业的基础上保留艺术的成就,这点,诺兰做的很成功。蝙蝠侠三部曲终于完结,然而曲终人散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更深的思考,如何把商业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人类穿着蝙蝠侠的战衣演着人类自己的故事,而这部《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拥有着人文气质的商业电影是最好的典范。

    “我看到一座美丽的城市,和一个优秀的人,从这个深渊中崛起,我看到我用生命保护的人们,安宁、繁荣而幸福,我看到我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座避难所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的心中,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一件事,也是我所想到的最美好的安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充满人文气质的超级大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si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