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下午,晶妞儿忽然发来一张《登鹳雀楼》的毛笔字,说:我们一起隔空练字,可好?
说来,咱俩都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到底有多久呢?两三年?或许也有三四年吧,毕竟,疫情都已经持续两三年了;毕竟,我也是才知道,晶妞儿的二宝都已经出生了……
记得上大学时,寒暑假常去晶晶家里玩儿,童姨(晶妞儿的妈妈)感叹着对我们说过好几次:你们玩得这么好,以后一定要走一辈子啊!
我们都笑着答:一辈子有何难呢,肯定会一直这么要好下去的~
我和晶晶是初一的同桌,高中也在一个学校,大学是在一个城市,我们是闺蜜,无话不谈的那种。当然,更多时候,我觉得她是我的诤友,因为她是真的——无话不说,尤其是在批判我的弱点时,毫不留情。但这也正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正直、果敢。
后来,我们各自工作、成家、生孩子,各自忙碌,聚的越来越少,联系也越来越少了,虽然时不时仍会在心底想起,但偶尔也会有些动摇:一辈子的友谊,该如何保持呢?
长大后才发觉,小时候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竟也不是那般容易呀……
但我想,只要长记心间,即便不是常联系,有些感情,也会持续一辈子的。
02
昨天下午无意间瞅见了农历日期,忽然想起来是双妞儿的生日,发了“生日快乐”过去,没想到这大忙人,很快就回复了。于是感慨了两句,真的好久没好好聊一聊了,似乎每次发个消息,都显得无比匆忙。
双自然也有同感,于是回复说:马上要开会,先预约晚上七点的电话聊~
6点半,我刚停好车,双的电话拨过来了,虽然提前了,却也刚刚好。说好的聊上半个小时,她就去加班的,一不小心聊了快一个小时,经不住工作电话的催促,我们草草结束了还未聊完的话题。
双跟我是高一的同学,后来都没同班,但大学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而且,从上大学、一起勤工俭学,到一起保研,我们的很多经历都非常相似,当然,很多想法也无比一致。以至于,不管多久没联系,一旦聊起来,依旧有说不完的话。
而且,这次聊天,才发觉,几年不见,我们的近况在某种程度上,竟又似乎处在了同一种境地——都到了某个选择和变化的路口。不得不说,有些事情的巧合,用“缘分”两个字来解释,也还是很恰当的。
03
昨天中午,小梅的弟妹给我介绍了一个同事来咨询保险,让我很感动,因为她也是小梅推荐给我,还没来得及约时间沟通的新客户。她说:我相信我姐,也相信你!不得不说,“信任”这两字,非常有力量。
她表达了自己对小梅的信任,同时也将小梅对我的信任传递给了我。
小梅是我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初中不在一起,高中不在一起,大学时才通过“校内网”重新联系上。后来我们又在不同的城市读研究生、工作、成家。联系不多,却每次电话都能无话不聊,似乎就一直在身边似的。
她对我家的情况比较了解,我也去过她家,她经常给我讲她家里人的情况。所以当她弟妹叫我“姐”的时候,我竟也很自然地觉得就像是自己妹妹一样,因为小梅每次说到家人的时候,都无比自然和亲切。
我的闺蜜和好朋友不是特别多,但每个阶段(上学期间)都有那么几个(这里只写到了昨天联系的几个,还有没出现的你们,待我后续慢慢来写😊)。她们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也都很特别。
虽然现在大家都各自忙碌,但我知道,有些人,即便不常在身边,但在心里总有一席之地;即便不常联系,但也能这样陪伴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