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在简书看到了一篇文章,写了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因为从小被奶奶带大,而妈妈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忙于麻将,所以长大了自然和奶奶更亲,而不是妈妈。于是妈妈总是在人前拿这个说事。具体说什么并不知道,但显然这让友友很烦恼,且很气愤。
这个话题也一直是自己想写而不敢写。一是觉得愧疚,妄议父母,总是显得大逆不道;二是矛盾,看着年老的他们,还是心疼的,但要像别的家庭那样,营造一种亲密无间的氛围,又实在做不到。说到底,有爱而不知该如何爱。
其实,小时候的物质生活并不匮乏,可惜亲密感的建立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需要的是耐心的情感建立。而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实在是乏善可陈。记忆里的自己总是在被嫌弃,不是这做的不好,就是那做的不好,也曾努力的想要沟通过,给妈妈写了信,但她看完之后,除了嘲讽别无其它。好像我们两个完全在两个频道,永远无法交会一样。久而久之,交流的欲望就没有了,亲密感也在漫长的时间里消磨殆尽。
以前还会被不自觉地裹挟进父母的争吵里,充当出气筒、传话筒、和事佬,现在知道点到即止,父母的生活不要过多的介入,因为还有自己的生活要顾。
不过,这样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会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做的不好就及时道歉。作为父母,当然也有犯错失控的时候,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但也要学会及时道歉。只希望等孩子长大,我们之间可以有那种其乐融融的亲密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