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作者: 吕星慧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17:25 被阅读0次

你能被别人经常想到吗?

我有一个“小癖好”,那就是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过去的一周。比如,刚过去的这周我把它称为“拷问价值”。

上周六下午,北趁内部会议邀请葡萄创投创始人兼CEO王昆老师做外脑,于是我有幸听到了一场精彩的关于“创业、战略、品牌”的解读。

想必是当下最热门的词之一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即使是久居传统行业的深宅大院的人,想必对“创业”这个词也不觉陌生。但当观察到真实的创业场景、绞尽脑汁地尝试思考如何找到用户卖点、根据未来中国的发展预测个体的命运......那种感觉就像是,电影场景中把一个远镜头突然拉近,刚才还是大好山川一片祥和一转眼就聚焦为白发苍苍风雨飘摇,千里之外的未来忽然近在咫尺,除了震撼,还有焦虑。

最有感触的是王昆老师关于“价值”的解读: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你是否能被别人经常想起。比如遇到财务方面的问题时你会想到身边做财务的朋友,当孩子生病时你会想到医生,当在法律问题上有需求时你会想到律师......当你每每想到别人,别人却不能时时想起你的时候,你就危险了。“

听完,我一身冷汗。

看看身边价值标签清晰的小伙伴们,我深感焦虑。

如何拥有价值,如何提升价值,是我今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在生日那天我还专门写了篇文章(“31岁的人生主题——提高自身价值”),从专业水平、变现能力和人脉积累三个维度提出了提升自身价值的方法。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

痛点在于什么都想要

很多牛人都说,要经常颠覆自己的观点。这几天,我不小心做了这件事。

对于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之前其实已经写过多篇文章。关键词基本围绕着爱、提升专业技能、终身学习、自我成长等。

对于职业价值,之前并不是没有思考过,但思考的程度仅限于“提升专业能力”,这个指标看似没有问题,仔细一想,其实既不够明确也没有可衡量的指标。

而上周六让我焦虑的问题恰好是对职业价值结果的衡量,这个问题恰好是我的痛点。

两年前,一位老同事跟我说“体制内是深井,体制外是江湖。深井之内波澜不惊。江湖之上风高浪急。”当年涉世未深的我并无太大体会,两年后,看清了外面的风起云涌却仍停步不前,一方面没有自信,一方面缺乏勇气。

也问过一些曾有过类似想法的朋友,有人说想离开但是没有找到喜欢且适合的行业,有人说想过但后来又觉得出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还有人说女人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体制内的朝九晚五是兼顾家庭的基本保障......

朋友们的这些考虑也都是我的顾虑。虽然仍怀揣理想,但也认清了现实的真相,那就是,我们不能够拥有一切。

万维刚说,人生还是矛盾,尝试和坚持是矛盾,故事和现实是矛盾,风险和稳定是矛盾。追求稳定的生活,意味着要放弃意外的收获;选择了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可能需要部分放弃实现自我;在一个方向上长久的坚持,同时也错过了尝试其他领域的可能性。

人生充满约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每个人都只能放弃一方后,才能得到另一方。

在约束下寻求最优解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了TA对社会的重要性,除了职业价值,还包括家庭价值、自身价值、社交价值等。正如我们无法拥有一切,大部分人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的价值。

价值没有高贵低贱,只是体现在不同的场景下。一个CEO职业价值很高,一位全职妈妈的家庭价值同样很高。我们每个人的终极目标是在生活的约束下,寻求个人价值的最优解。

上周和jiayin聊天,她是个活得很明白的人。由于爱人创业,她选择了在高校当老师,并且兼顾家庭大大小小的事情,守护着自己的价值,坚强而独立。她告诉我,在家庭中,两个人的分工必须清晰明确,家庭才能稳定。为了家庭利益的最大化,有些时候必须妥协个人价值。

《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切》的作者安妮-玛丽.斯劳特,是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是的国务院政策规划司的第一位女性负责人,她在经历了获得法学教授、大学终身教职、院长、国务院任职后,在事业发展的高峰期选择回归家庭,并通过她的经历和思考,建议女性“妥善兼顾关爱与事业,使两者相得益彰”。

当然,即使在各种约束条件下,通过一些策略性技巧,我们也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比如:学习将个人生活、社交生活和职场生活融为有机整体;在尝试与坚持中间寻找微妙的平衡,把20%的时间用于探索新领域,80%的时间在原有领域深耕;同时发展广博和精深,对于应用场景特别多的技能做精做深,除此之外再将自己培养得广博些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艰难,不算提前思考的时间,动笔到初步完成花了大约七个小时的时间,仍然觉得还待完善,不仅是文笔,更重要的是思想。

由一团乱麻走向逐步清晰,关键点在于认清了现实的约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价值,所以基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有选择地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尝试、坚持、积累,也许最终也能达到“被别人经常想到"的境界吧。

后记

上周完成这篇文章后,我依然觉得对于“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这个问题,自己交的这份答卷并不满意,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明白。

接下来这两周,我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在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也是一位心理学医生。他被广为传播的一句话是: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书中他对如何获得人生意义,给出了三个渠道,一是从做事中获得,二是从爱中获得,三是从苦难中获得。

同样的道理,生命的价值也不仅仅局限在职业上,且不说我们每个人只要在工作,都在为这个社会贡献价值,只是因为职业不同,工作的内容不同,我们所体现的价值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医生的价值很明显,因为可以从病人的康复中直观的看到结果,虽然我们的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不够显性,但不能因此说我们的价值就没有医生的大;此外除了社会价值,为别人带来关爱也是一种价值,活得舒展不扭曲也是一种价值,利用闲暇时间写作给读者带来正能量和美好的阅读感受也是价值.....

诸如此类。

写到这里,不禁为当初自己的功利和狭隘感到汗颜。正如佛兰克尔所说:

每个人的价值一直与他同在,因为这是基于他或她过去实现了的价值,而不论他或她现在是否还有用。

因此,不管现在我们的价值如何,都不需要继续纠结,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过去的成绩,我们现在能把握的,是活在未来,同时始于足下,为了未来价值的厚积薄发过好当下。

想到这里,我不再纠结。

本文完。

相关文章

  •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你能被别人经常想到吗? 我有一个“小癖好”,那就是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过去的一周。比如,刚过去的这周我把它称为“拷问...

  •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RIA读书笔记,《精进》第二章 关于选择 R原文: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决策心理学认为...

  • 014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活在过去、活在当下、活在未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WHAT: 在做选择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 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在年少时,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难题。这个难题啊,说难不难,但是对于12岁的我,这个问题已经算是比祖...

  • 来读书吧的收获和成长

    知道如何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对自己应该如何作才会对未来改变!

  •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工作?

    先做你该做的事,再做你想做的事 我的答案是,首先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现有条件等方面,给自己做一个精准的定位并明确...

  •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选择

    #微写作#第6篇 面对选择时,很多人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纠结期,即使在做了各种理性分析,并且确定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

  •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婚姻

    同事和老公吵架了,原因不清楚,事件不清楚,只是作为旁人来看这个故事觉得很让人伤感。 同事之前谈过一个对象,已经...

  •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婚姻

    同事和老公吵架了,原因不清楚,事件不清楚,只是作为旁人来看这个故事觉得很让人伤感。 同事之前谈过一个对象,已经...

  • 选择恐惧

    有时候人总要选择,选择以后也要负责,那么问题来了,雨天如何选择出行方便,产品如何选择用户指向,未来如何选择匹配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xj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