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兴趣的简友读词
读宋词《一剪梅》笔记

读宋词《一剪梅》笔记

作者: 纳凉天歌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00:04 被阅读0次

本图转载自百度图片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二、词作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词作译文及赏析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四、个人学习心得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备注:词作翻译及赏析来源于百度文库及百度搜索。

相关文章

  • 读宋词《一剪梅》笔记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 三天不写手痒痒!————昨天的书法功课!

    昨天的书法功课——签字笔小楷;宋词《一剪梅》

  • 绝美插画版《宋词三百首》

    宋词有多美? 当你拿起宋词,不看辞章内容,单看这些词牌名,“雨霖铃”、“念奴娇”、“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

  • 王立群解读李清照《夏日绝句》

    品读经典宋词系列,已经讲过宋词大家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和少妇时代的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

  • 8.王立群解读李清照《夏日绝句》

    品读经典宋词系列,已经讲过宋词大家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和少妇时代的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

  • 蝶恋花·遥寄易安芳辰

    自读宋词三百后,尤爱君文,婉约如丝柳。一剪梅中将雁候,浣溪沙里伤春瘦。 积古往今终造就,一代风流,谁作差肩友?今折...

  • 一剪梅·读宋词,不觉已黄昏

    (词林正韵) 风醉云迷暮色轻。 炊烟冉冉, 哀笛空灵。 鹧鸪晚唱盼归林, 笼困谁怜, 谁与和鸣。 夕照高楼影自清。...

  • 读宋词《钗头凤 红酥手》笔记

    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210年1月),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

  • 诗词|群英荟萃一剪梅

    上周学习了词牌《一剪梅》,见学习笔记|词牌《一剪梅》的写法。 知识点简要回顾: 《一剪梅》词谱格式中仄平平中仄平(...

  • 经典宋词100首

    经典宋词100首 闲暇读诵 修身养性 经典宋词100首 闲暇读诵 修身养性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宋词《一剪梅》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yf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