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们囤积抢购,因此造成物资短缺和涨价吗?当然不是。商人不会造成短缺,疫情才是元凶。
疫情期间,原本医生患者才用的口罩,人人都在买,口罩自然就不够用。各地封城封路,生产停滞,物流不畅,很多地方消费品供应不上来,涨价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供给和需求,才是理解涨价的正确方向。
囤货的商人,以他们的警觉和行动力,赚到了一笔钱。他们预先准备的口罩或其他商品,不会囤在家里发霉,而是要卖出去,卖给同样需要的人。他们其实在帮人,而不是害人。
高价卖让很多人不爽,但从分配效果看,其实还不错。价格变贵,买家会审慎,衡量真实的需要;相比于低价,高价使人少买,同样的商品,会有更多人获得——如果价格被限制,低价引来抢购,一部分人囤积,一部分人根本买不到。
商人囤货,不一定每次都能赚到钱。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抢醋抢盐,希望能趁高价卖,赚一笔钱,不料谣言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少囤货商人蚀了本。这一次如果不是疫情汹汹,超出多数人意料,囤口罩的商家难免也要亏得很惨。
面对不确定性的世界,商人在前方冒险探路,判断对了,赚到钱也帮到人,判断错了,自己承担损失。他们让世界变得安全确定,而不是相反。
很多人批判商人,说他们“发国难财”,追逐小利而不顾大义;商人被举报罚款,则一片叫好;如果商人囤积过多,卖不出货,亏了本,嘲笑更不可避免。这个世界对商人有太多恶意。疫情时期,我对活跃着的商人保持敬意,正是他们赚钱的渴望,驱动着我们的生活正常运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