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ATP男单排名中,日本有4个球员进入世界前100(锦织圭、锦织圭、杉田佑一、内山靖崇),而韩国的权纯雨也进了前100。
而中国男子网球的球员到目前为止,还一直没有球员能够进入世界单打的前100,就更别说像锦织圭那样曾拿过美网男单亚军、韩国的郑泫那样曾进入澳网四强了。
其实中日韩三国球员的身体素质都差不了太多,像中国球员张择的身体素质(身高1米88、长得非常壮实),更是好到令日韩球员羡慕。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日韩球员都已经先后进入世界前100,而中国的男球员就不行呢?
在小编看来,中国男网的球员之所以迟迟进不了世界单打前100,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在球场上的训练时间少
众所周知,球员想进入世界前100,刻苦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只可惜中国男网的球员,在这方面的训练刻苦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以中国男网的前一哥吴迪为例,大满贯冠军李娜曾提携他参加霍普曼杯(世界著名的网球团体赛赛事)。然而对于这位同样来自武汉的伢子,李娜是“恨铁不成钢”,批评吴迪懒,说他如果刻苦训练一定不是现在的成绩。
吴迪也坦言自己现在的水平和7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在竞争激烈、大家的技战术都在进步的男子网坛,这就相当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仅是吴迪,中国另一位前一哥张择,此前每天也才在球场上训练1-2个小时。
国外的顶尖选手的训练时间,是中国男网球员的N倍,由此不难看出双方的差距。
像阿根廷“矮脚虎”施瓦茨曼,他的身体素质远不如张择。但是,施瓦茨曼的努力程度确是张择拍马都赶不上的。
据说,施瓦茨曼每次输球后,都会自己主动加练。
对自己够狠的他,进步非常快,现在的世界排名已经到了第13位,排名比张择高出了远不止10倍。
不得不说,懒是中国男网球员进入世界前100的最大拦路虎。
2、过于依赖父母或队伍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男网的球员就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们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或队伍(省队/国家队)。
以吴易昺为例,他在2017年拿到美网青少年组冠军并排名青少组第一,一度被视为中国男网进入成年组世界100的最大希望。

连国际经纪巨头IMG也看好他,还专门为他配置了强大的教练资源(莎拉波娃的前主教练格罗内维尔德)。
只可惜吴易昺有一个强势的母亲,每天都要求他要做俯卧撑。
在吴易昺的教练看来,这样子做会伤到他的手腕,于是建议弟子不要再做俯卧撑了。
但是,“妈宝男”吴易昺却一直不敢违背母亲的命令,结果导致自己的伤情日益加重。
格罗内维尔德虽然一度把弟子带到了亚运会亚军,但由于在执教时一直遭到吴易昺的母亲的干扰,他在坚持了8个月之后选择离职。
格罗内维尔德离职后,吴易昺的状态一落千丈,没过多久更因为伤病太重而远离赛场一年多,到现在都还没复出。
可以说,吴易昺是中国网坛又一个“伤仲永”的经典案例。
如果吴易昺是过于依赖母亲,那吴迪和张择他们则是过于依赖省队和国家队。
他们总等着省队和国家队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教练、资金等资源,却没想过这些资源都是要靠自己在场上用优异表现争取来的。
像以前的“中国金花”李娜、郑洁和彭帅等人,她们都是依靠自己在场上拼尽全力去获得一定的成绩之后,才迎来了省队、国家队以及赞助商的大力投入。
过于依赖他人,是中国男网停滞不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心理素质差
每年的中国赛季,都有至少3站ATP250以上的赛事。中国赛事的组委会也一直没有吝啬给中国男网的球员发外卡,好让他们有机会和世界的高手过招。
其实,中国男网的球员有时在场上也有不错的表现。然而,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的玻璃心往往就会显现出来。
像去年的珠海公开赛正赛第二轮,中国男网现任一哥张之臻对阵意大利好手塞皮时,先后拿到5个赛点。

只可惜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他的心理出现了极大的波动,频频错失良机,结果惨遭对手逆转。
不仅是张之臻,吴迪、张择他们也是一样,由于心理素质差,经常被对手翻盘。
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差也是横卧在中国男网冲进单打世界前100的又一座大山。
虽然中国男网还存在很多不足,但从去年的表现来看,小伙子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张之臻,他去年刷新了中国男单的最高世界排名,到了第136位。
希望现年23岁的张之臻再接再厉,刻苦训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争取在2020年冲进世界单打前100!
对于中国男球员迟迟进不了世界单打前100,你认为有哪些原因?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