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月亮与六便士》: 孤独者,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月亮与六便士》: 孤独者,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作者: 简纯随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23:27 被阅读107次

    贫病交加的梵高,日复一日,背着沉重的画具,踯躅在法国阿尔特的田间树丛。灼热的阳光、烂漫的星空、起伏的麦田、盛放的向日葵,见证了他形单影只的狂欢。

    当麦田里的枪声响过,这个村民眼中的疯子死了,他的离去悄无声息,就像水面上的一个波纹,转瞬即逝。

    生前,他完成了1000多幅作品,只卖出去一幅,售价为400法郎;死后,却成为万人景仰的天才,一幅画便价值5400万美元。

    这种超越戏剧的大悲大喜,似乎是艺术天才的宿命。

    01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到达自己的理想。

    毛姆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中,冷酷无情、离经叛道的天才斯特里克兰德,便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月亮与六便士》: 孤独者,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1919年,书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追忆了绘画天才斯特里克兰德短暂困苦,却伟大的一生。

    书中主人公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虽然他的故事没有梵高那么家喻户晓,但抛家弃子、贫病交加、服毒自杀,他55年的人生所经历的痛苦磨难,丝毫不逊于梵高。

    有人说,天才是一群无法融入社会的边缘人,是一群不愿改变自我的胆小鬼。但在天才看来,淹没在普罗大众中,才是生而为人的耻辱。

    当芸芸众生还在“寻找自己”时,天才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灵魂,为了解开终极奥秘,他们忍受讥嘲、侮辱、诋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02

    “他只不过是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他是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人。他可能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诚实的经纪人,一个克尽职责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在他身上你没有任何必要浪费时间。”

    这便是“我”第一次见到斯特里克兰德的印象,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人,却做出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四十岁那年,他放弃了原本稳定的证券经纪人工作,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背负抛妻弃子的恶名,像被施了魔咒般地迷恋上了绘画。

    绘画在他眼里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成名,而是生而为人的意义:“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为了解开缠绕内心的秘密,斯特里克兰德的世界里只剩下惊世骸俗的个性,和不搀杂一丝后悔的决绝!

    他无法忍受外界加给他的任何桎梏。谈到妻子,他说:“我已经养活她十七年了,为什么她不能换换样,自己养活自己呢?”

    谈到孩子,他说:“孩子小的时候我确实喜欢他们。可是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我对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为了让妻子答应离婚,他甚至愿意给她制造离婚需要的借口。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其他艺术家都更困苦。他对于别的人没有任何要求,只求人家别打扰他。

    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就是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

    这种蔑视俗世伦常,不计后果的我行我素,让人们鄙视、痛恨、不寒而栗。

    03

    “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伴侣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这便是斯特里克兰德对女人与爱情的真实看法。

    克兰德夫人,与克兰德生活了十七年,但却三观不合。克兰德不喜张扬,讨厌逢场作戏,克兰德夫人却爱慕虚荣、喜爱结交名人。

    她对丈夫非常不满,认为他“一点也没有文学修养,是个十足的小市民”。

    克兰德出走后,为了搏取同情,她不惜将丈夫的出走,杜撰为跟女人私奔。

    克兰德夫人的虚伪、自私,从某一方面来说,催化了克兰德义无反顾的追寻自我。

    勃朗什,克兰德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也是结局最凄惨的一位。

    她本是一名家庭教师,因与雇主私情怀孕,被赶出来并流产,幸好遇到善良的施特略夫收留了她,因为名声不好,她嫁给了敦厚老实的施特略夫。

    然而,这个笃信爱情的女人,却爱上了到家养病的克兰德。像所有陷入情网的女人一样,她天真地想将这个冷酷的男人,驯化成爱的俘虏。

    但克兰德早已看穿一切,只是将她当成泄欲的工具,最终,受到羞辱的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勃朗什并不知道,自己的出现,激发了克兰德的创作灵感,促成了他创作生命的又一次升华。而她的死,在克兰德看来却”傻得毫无价值”。

    家庭、爱情、责任,这些世人珍视的东西,在克兰德眼中一文不值。世人永远无法理解天才的不通人情,就像天才永远无法理解世人的委屈求全。

    04

    天才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无人理解,因为精神上的孤独是可以用创造来安慰的。他们的不幸,恰恰在于得不到普通的人间温暖,活着时就成了被人群遗弃的孤魂。

    克兰德无疑是幸运的,上天让他遇见了爱塔,塔希提岛上一个十七岁的土著女孩。

    与这个女人在一起,克兰德是享受的:“她不打扰我,她给我做饭,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凡是我要求一个女人的,她都给我了。”

    爱塔对克兰德的爱,是神圣的,她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克兰德。哪怕他身染恶疾、满身溃烂,看到他的那一刻,她是欣喜的:“他是我的男人!”说这话时,她的眼中放射着爱的光辉。

    在爱塔的陪伴下,克兰德创造出了“自己的世界”:“他用一双失明的眼睛望着自己的作品,也许他看到的比他一生中看到的还要多。”

    高更富有哲学意味,最重要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最终,带着满足、骄傲与轻蔑的心情,他带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留给世人一个永远无解的谜。

    这个貌似残酷悲情的结局,却意外地,让人感到一丝欣慰与温情。

    05

    如果说克兰德是艺术天才,那么书中另一个人物施特略夫,就是鉴赏艺术的天才。

    当他第一眼看到克兰德的画时,就预言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他竭尽所能地帮助克兰德,就算遭到克兰德的鄙视、羞辱,仍毫无怨言,直到失去心爱的妻子与美满的家庭。

    这个人物,与克兰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克兰德以自我为中心,厌恶人性,远离尘嚣;施特略夫却总想着别人,竭力迎合,融入人群。

    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施特略夫的悲剧所在。

    克兰德代表的是出尘脱俗的艺术天才,施特略夫代表的则是循规蹈矩的俗世之人,他对克兰德的景仰,对应着克兰德对他的嫌恶,天才与世人心灵的鸿沟,只能用“夏虫不可语于冰”来形容。

    天才的孤独,是一种“月照千峰为一人”的孤独,虽然它带着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自足,但世间,却没有几人甘愿承受这种残酷的孤独。

    世俗之人,只是渴望一种井然有序的幸福,离经叛道,成为他人眼中的“异类”,是他们一生都不敢、也不可能去尝试的禁区。

    所以,孤独是天才的常态,也可以说,孤独成就了天才。

    然而,与天才困苦孤独的经历比起来,他们的结局却太过扑朔迷离。因为,世人永远不会把一个疯子视为天才,但天才在成为天才前,正是世人眼中的疯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记录自己的文字:想到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异类,是排斥,是恐惧,还是无知~
      • LDY李:不错 我也是前段时间刚读完这本书,还没来得及写读后感: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五月花叶深:解读得很透彻。

        世人永远不会把一个疯子视为天才,但天才在成为天才前,正是世人眼中的疯子!:+1: 真理
        简纯随心:@五月花叶深 谢谢: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8ef7aceac1ad:写得真棒👍👍
        简纯随心:@二丫和二丫头 谢谢鼓励:heart:

      本文标题:《月亮与六便士》: 孤独者,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d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