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2—5章阅读笔记 - 草稿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2—5章阅读笔记 - 草稿

作者: 心菲芭比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20:29 被阅读0次

        这个篇章简单讲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第一基础阅读,第二检视阅读,第三分析阅读,第四主题阅读。

        这里称之为层次而不是种类,是因为种类各不相同,或许不相关联,但层次却是层层渐进的,高的层次包含较低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包阔身体、智力、语言等准备(幼儿园);

        第二阶段:看到书上一连串的符号,从模糊不清到突然明白了这些简单符号的意义,自己阅读简单的书(小学一二年级);

        第三阶段:有思想的辨别和挑选,为扩大视野或满足好奇心而阅读;

        第四阶段:开始消化阅读经验,对同一个主题,可以寻找不同作者提出来的观点进行比较。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他准备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然而我们成人在这个阶段,认认真真的读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争取把每一个文字都搞懂,然而通篇好不容易读下来,却忘记讲述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就是到现在我积攒下来一大堆书没读的原因。停留在用老师指导的、有时间慢慢理解吃透的阅读的第一阶段。显然现在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和条件了。

        第二个阅读阶段: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基本目标:1.了解一本书是否值得你去精读;2.知道本书告诉了你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

        检视阅读的基本意义:像一个侦探一样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

      检视阅读的基本原则: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

        检视阅读的速度原则: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按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检视阅读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叶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

      4:包着书衣的新书,读出版者的介绍

      5:从目录中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念个一两段,或者读几页,不要太多。

        第二阶段:粗浅的阅读

        不要求把每个部分都读懂,遇到懂的地方就一直读,不懂的地方略过,不必要反复来读,直到把它弄懂为止。这个是我现在阅读慢的最主要原因,总想着把一本书的全部意思搞懂,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内容,这样严重影响了自己的阅读积极性,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检视阅读的重要方法:用手指引、手比眼快、不断增加速度。

        检视阅读的基本态度:要想读的好,做一个主动、自我要求的读者,要采取行动。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

      一个主动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做笔记

做笔记的意义:

1、保持清醒;

2、阅读是思考的过程,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

3、将感想写下来,能帮助记住作者的思想。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1、结构笔记:全书的架构

2、概念笔记:作者的观点

3、辩证笔记:情景讨论

        培养阅读的习惯

        培养阅读习惯的好处是在于阅读能力与速度的不同。

        阅读习惯的培养在于依照规则来进行不断的阅读练习。

        阅读规则的多样化,意味着要养成一个习惯的复杂度,而不是要形成许多个不同的习惯。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就必须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而每一个单一的步骤还要确实表现的很好。反而言之,为了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

        总之这是能够通过训练而达成的阅读技巧,并且会越用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第2—5章阅读笔记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fn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