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营养素是维生素。顾名思义,它是维持生命的元素。虽然人体对它的需求量不多,但它对身体非常重要。
维生素通常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不会随尿液排出,如果补充过量,容易蓄积体内引起中毒。所以,以自然的方式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是最安全和有效的。
维生素C除了能防止坏血病,它还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什么是氧化?比如我们把一个苹果切开,一段时间之后,这个苹果果肉的颜色就会变深,这就是一种氧化。同样,人之所以会衰老,也跟氧化有关。造成氧化最重要的罪魁祸首,叫作自由基。自由基就是丢失了电子的氧分子,它会掠夺其他细胞的电子,从而造成身体的氧化。而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效果特别好的维生素。
对中国人来说,我们的烹饪方法容易让我们缺乏维生素C,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下容易流失和失活。因此,我们要多吃水果,通过水果补充维生素C。这里建议大家,每天吃至少3种水果,以此获得充足的维生素C。
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几种维生素,进一步了解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怎么吃。
第一个是维生素A。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A会影响视力,特别是夜间视力。如果缺乏维生素A,人容易出现干眼症和夜盲。现代人天天使用手机和电脑,维生素A的消耗量特别大。什么食物的维生素A含量比较高?动物肝脏、鸡蛋、深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A含量比较高。此外,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也能补充维生素A。在人体中,一个胡萝卜素分子可以分解成两个维生素A分子。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所以炒菜时一定要给它营造一个油性环境。比如胡萝卜,如果生吃胡萝卜,没有油性环境,那人体吸收的维生素A就比较少;如果把它做成胡萝卜炖牛腩,那人体吸收的维生素A就比较多。再比如炒西兰花、炒油菜,这样的烹饪方式,更有利于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
第二个是维生素D。维生素D也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不足,会引起骨质疏松、高血压,甚至抑郁。维生素D会帮助我们把钙离子沉积在骨骼上,所以跟骨骼的强壮度有很大的关系。
动物肝脏、鸡蛋和三文鱼中的维生素D含量都比较丰富。除了在饮食中能摄取维生素D,建议大家每天至少晒30分钟的太阳,这样也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我们皮肤的真皮层中有一种物质,它会在阳光的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
第三个是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一个大类,包括B1、B2、B6、B12、叶酸等等。关于B族维生素的作用,一方面,它参与了人体神经细胞的构成,另一方面,它还会促进细胞的分裂。
为什么我们建议女性在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就开始补充叶酸?因为如果孕妇缺乏叶酸,会影响胎儿神经管的发育,有可能会出现脊柱裂这样先天畸形的问题。所以B族维生素对人体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缺少B族维生素,就特别容易上火,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嗓子疼,还会出现口腔溃疡。
此外,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很容易随尿液流失。因此,在饮食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补充它。
什么食物富含维生素B呢?有种子的皮、肝脏、豆类、绿叶菜等。大家可能会好奇,补充维生素时,好像都提到了肝脏?肝脏不是解毒器官吗?如果整天吃,会不会引起中毒?事实上,肝脏是一个解毒器官,并不是储毒器官。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肝脏确实是一个富含各种营养素的食物。大家只要控制摄入量,每周定量地摄入,它能补足很多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