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学习》的第三部分读后感

《如何学习》的第三部分读后感

作者: 伊伊_1049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18:08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如何学习》的第三部分。解答难题。

    1、顿悟时刻

    书中告诉我们要解决任何真正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写作、数学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顿悟那一刻,大脑做了什么

    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

    一步步的内在历程称之为一个个“抓取步骤”。

    1、准备期

    2、孵化期

    3、顿悟期

    4、验证期

    成功的孵化与哪些因素相关

    2、什么样的休息最有效

    其一是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

    其二是轻度用脑,比如在网络上漫游;

    其三是高度用脑,比如写一篇短文或琢磨另一项课题的作业。

    时间稍长一些的休息效果比短暂休息要更好一些,如果人并没有到真正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早早收工跑去打游戏的话,你只会得不偿失。

    3、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退

    创造性飞跃是如何诞生的

    .

    4、运用穿插交替使训练成效倍增

    学习时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但最为困难的地方却在于我们不肯放弃对简单重复的固有信奉。

    5、研究表明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是学习。在最近几年里,脑科学家们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一致认为睡眠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储存并标识重要的记忆,既包括智力上的也包括身体上的。

    6、:研究证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确是普遍现象,在人的夜间睡眠中呈现出规律的阶段性,穿插于其他无意识的睡眠时段之中。事实上,一夜当中人们通常会有4~5次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次大约持续20~30分钟,这时,大脑几乎就要进入意识觉醒的边缘,不过随即又会沉入无意识的深处。

    7、从研究数据中获得的大量证据说明,睡眠能增强你对前一天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当然,你首先需要记住所有这些课题中关键之处的主要细节,才能借助睡眠把这些要点拼凑起来,形成一幅更为完整的大脑认知图。这么做对你成绩的提升效果相当显著,大约能提升10%~30%,研究表明那些白天睡过一小时午觉的人,成绩会比没有午睡的人高出大约30%。

    改变你的认知的有关学习的11个问题

    1. “放纵内心的懒惰”真的是合适的学习策略吗?

    答:如果你说的“放纵”是指坐在电视机前大吃大喝,那肯定不行。但如果你能认识到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神思跳跃、零敲碎打,认识到学习是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全时进行的过程,而不仅是当你坐在桌边,把头埋在书本当中的时候,那么“放纵”的确会是最好的策略。而且这是唯一不需要你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学习策略,还不会增加你追求目标的压力。

    2. 坚持一种固定的习惯对学习是否重要?

    完全不重要。大多数人反而会因为总是变换学习或训练场所而获得更好的效果。你练习时的周遭环境越是复杂多变,你学得的内容就越能记得清楚、长久。换句话说,你学习时的环境条件变化越多,你学得的东西就越不会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条件。比如说,拿上你的笔记本电脑到走廊上去、到咖啡店去,甚至到飞机上去。因为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发挥出色。

    3. 睡眠怎么能帮助学习?

    睡眠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筛选并巩固存入脑中的信息。比如说研究表明,“深度睡眠期”(主要集中于前半夜的睡眠)对巩固数据信息类的记忆非常重要。如果你要迎接一项注重记忆的考试,那么备考前夜你最好能按照平时的时间上床睡觉,以充分保证前半夜的深度睡眠,然后早早起来再快速浏览一遍备考材料。

    而能帮助你巩固运动技能、 发挥创造性思维(比如数学、科学、写作等)的睡眠时间是在后半夜,也就是清晨醒来之前的那一大段时间。如果你将有一场音乐表演、体育竞赛或是以动脑筋为主的考试,那你也许应该晚上晚点儿睡觉、早上也晚点儿起来。

    4. 学习或者练习多长时间效果最好?

    关键不在于你一次学多长时间,而在于你如何合理分配能用于学习的时间。要分散开来学习,把一长段学习时间分成两三次来用,这会大幅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因为每一次学习,都是把你学过的东西从记忆中挖出来重新储存一次,进而加深记忆。如果你打算用两个小时来掌握一节德语课的内容,和一口气连学两个小时相比,今天学一小时、明天再学一小时的方式能记得更多、更牢, 如果后天再学一小时就更好了。

    5. 临时抱佛脚,难道不是个好办法吗?

    临阵磨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你已经耽误了功课,要想应付考试,那除了狠狠熬上一通宵之外别无他法。但其坏处在于考试之后,你“学”过的东西在记忆中很快就会所剩无几。因为大脑必须经过一些遗忘才能记得更深。从这个角度来说,记忆增长就跟肌肉增长差不多:先“损耗”掉一些,随后才能变得更加强壮。而临阵磨枪却从根本上断绝了通过“先忘后记”来加深记忆的可能。

    6. 自测真的有效果吗?

    自测是功效最大的学习技巧之一。用传统式的词卡是个好办法,让朋友、同事、同学来考你也是好主意。自测能从两方面起到最佳作用:迫使你从几个可能正确的答案中选出真正正确的答案;让你立即就看明白自己是选对了还是选错了。与你用同样的时间来学习相比, 自测能大大延长我们的记忆时间、加深我们的理解。

    7. 重温课堂笔记或课本能有多大帮助?

    这要看你怎么重温。一字一字地看一遍对你的学习不会有多少加深作用。给书上的公式划荧光线也没多大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属于被动式学习。但是反过来,你在看过一遍荧光笔划过的内容之后,合上笔记,再把它们默写出来,则能让你的记忆系统运转得更加费力,因此你的复习效果也就强多了。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让你立即就能知道自己没记住、没弄明白的地方,知道哪里需要回头再复习。

    8. 学习时的分心都是不好的事情吗?

    否。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时,比如正在听讲座,这时你魂不守舍当然不是好事。但是,一个短暂的休息,比如花上 5 ~10 分钟去网上转转、回复几条短信、看看体育新闻,却是科学家们认为在你遇到难题时最能帮助你突破难点的好办法。让心思从你手中的课题里跳出来可以帮助你放下对解题方向的错误假设,以不同的思路重审已知的各项条件,并振作起精神来重新面对困难。如果你真的一心惦记着某个难题,那么在休息的时候,大脑仍会在“离线”状态下、在潜意识中继续运转,而且是跳出了你给定的预设干扰,即受到限制的、想不通的思路。

    9. 耗时费脑的课题,有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吗?

    这么做就可以了:不要往后推延,越早开始越好;中途让自己停顿一下, 去做做别的事情。刻意在中途停顿下来并不等于中途放弃,相反,把耗时而复杂的任务时不时地中断一下,比如工作陈述、研究论文或者音乐作曲等,会在你的大脑中“激活”该课题,让你开始能看到、听到日常生活中任何与该课题有关的事物, 同时也会让你对周遭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更为敏感和关注。

    10. 为什么明明已经认真复习了,还是会考砸?

    是因为一种错觉。学习的时候你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内容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就是“熟练度错觉”,即你以为既然现在一眼就认识, 那就说明你已经弄明白了、记住了。熟练度错觉会在潜意识中自动形成,因此要小心下面这些容易强化这种错觉的“学习方法”:划荧光线、再抄一遍笔记、刚刚学过之后再复习一遍。这些大多都是被动式的、不过脑子的学习,几乎不会提升任何学习效果。相反,你需要让脑筋动起来,比如说考考你自己,或隔两天再复习,这样才会真正帮你提升学习效果,并暴露熟练度错觉的所在。

    11. 什么样的学习技巧,是你要学会的?

    每次专注于一个技巧的练,如某个调性的音阶、罚球线上投篮、解次方程等,会让你很快就能感到很明显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但是以更长的时段来看,这样的专一练习实际上限制了你在每一个技巧上的进步速度。而同时多个技巧混合练习,即“交替学习”,却能反过来深化你对每个技巧的掌握。这一原则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各种技能,还可用于家庭作业或者课外练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学习》的第三部分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gf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