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学习营的原因是觉得划算。如果全勤打卡,押金全退,作业字数超过150字就行。门槛低,相当于免费啊,就动心了。
因为有过一次读书营的经验,我认为打卡应该不是难事。但我还是低估了坚持学习的难度,高估了自己坚持的能力。
21天没有周末,每天听视频课2~3讲,每讲16分钟。
因为是课堂录播课,看视频效果最好,边干家务边听,很多时候是听不清的。
结果除了第1周,我坚持听完视频课,后面两周就直接打卡了。
先看领学稿,结合其他学员的打卡作业,就能知道老师讲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经历,完成打卡也不困难。
现在结营了,收获了什么呢?
1.你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就完成什么样的目标。
我的学习动力是免费,免费的前提是全勤打卡。照着这个目标,即使快要睡觉了,我也一定要把卡打完,所以我是全勤。
上次参加读书营,我最初的目标是怎样读完自己不喜欢的书。这个目标在读书营的第1周就完成了。
解决方法是看领读稿,初步了解书的内容,然后选取自己理解的点,联系经历谈看法。
领读引导,硬着头皮坚持,助教鼓励,小目标顺利完成。
后续学习中,目标又变成争取拿到更多的“精选”,因为精选多了,可能会得到老师的免费咨询。结果我就是小组精选最多的人。
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前提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稻盛和夫说,“心不想,事不成”。如果内心不呼唤,方法就不会来,成功也不会来。
这个目标不要用模糊的语言,比如我参加学习营,想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什么是更好的成长,就是模糊的。
目标要有具体指向,并能衡量结果。比如学习营完成21天打卡;比如把一本不想读的书读完,拿到更多的精选。
当然,这个目标是经过努力够得着的目标。比如我在平台签约的时候,正好是平台扶持新人的时期,所以我努力写出优质稿件,成功签约。
但成长中的平台人气越来越高,许多大咖机构连续入驻,平台的门槛不断提高。我成长的速度赶不上平台的成长速度,就没能继续签约。
但也不遗憾,因为最初我只是想通过签约来证明自己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用签约做背书。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完成了自己的预设目标。
这次学习营强化了我的目标意识。
2.内化才是学习的王道。
无论是读书营还是学习营,只有把学习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掌握。
学习营虽然没有看完视频,但我的打卡作业还是有两次“精选”。
6月13号讲的是沟通,沟通的三要素是:文字+肢体语言+语气语调。
以前我从其他文章中了解到“7、38、55”。一个人讲话,语言内容占7%,语音语调占38%,肢体语言占55%。一个人讲话的情绪和意图要远大于他说出来的内容。
前段时间刚巧看到一个沟通场景,于是我就把这个场景作为打卡作业,结果被精选了。
学技巧或理论,怎样才算懂呢?我觉得首先是能识别。在生活中你见到过的,可以用理论解释的案例,就是懂。
但要想掌握,一定要践行,这是最难的一步。核心秘密就摆在那儿,“可是臣妾做不到哇——”
根本的原因是你看待人事物的方式没变,也就是心底的想法没有变,说出的话也就不会变。
所以说啊~,沟通的根本是修心。
如果不报这个学习营,21天,也不过是流水一般过去。现在,多少留下了一些痕迹。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