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头来困扰自己的问题最终还是显现了,自己以为我可以藏的住,但实际是不去看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终将会因为一些事情再次触发。
“问题”:面对不熟悉的人,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好像是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别人不高兴,得罪别人。但在往更深层次去看,如果说错了话让别人不高兴,得罪别人那会怎么样呢?自己的解答是别人就不喜欢我了,别人会认为我这个人不行。再次追问,那如果别人不喜欢我,不认同我了会怎么样呢?自己的回答是那我就没有价值了。
写到这脑海中想起了李笑来曾经说的一个概念“万能钥匙”,不要盯着钥匙孔看,去别处找找看。
对于上面的问题,自己从高中到现在一直在不间断问自己,但每次的回答都是到那我就没有价值了而停住。接上面的回答,我就没有价值了,再追问,没有价值,说清楚怎么没有价值?主语是谁呢?是说认为自己就没有价值了吗?还是别人认为我就没有价值了,这个价值什么呢?这个价值是他就不会对我友好了,而我需要友好,我身边就没有朋友了,而我需要朋友。我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弃,害怕被遗忘。真的是这样吗?
OK,再来看看,其实价值变成了一种需要。其实我是需要他们,所以总是担心自己在他们心中是好还是不好。问题又来了,需要他们反而又把他们推的很远,这是个矛盾的地方。所以我在乎的是自已是否被需要。
一个人需要一个人,是由双方决定的。A需要B,那是因为A有需求,而B正好对应A的需求,B有对应A需求的价值。首先这个价值是两个方面,一个是A认为的价值,一个是B认为的价值。两个价值有了一定的重合度的时候,必然就发生了交集。(不够清晰)
举个例子,来了一个同事,我说话时就很注意,会想说出的话他是不是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听呢,或者我说出的话,他会不会认为我特别low,也就是没水平呢。哦,原来我本身就认为自己挺没水平的,在所有方面,我本身就不相信自己说出的话是可以让别人喜欢的。但注意,你有没有发现还有一个逻辑,我一直强调别人喜不喜欢,这个那么重要吗?这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
回到举得例子上,如果我说了,说错了,结果会怎么样呢?第一同事如果认为我说的不对,他会直接说出,第二同事或者不说,也许会不高兴,但在软件公司,男同事居多,所以他们不会那么小气,一般是不在意的。第三同事确实不爽就不喜欢我了,这个事情会发生吗?其实我现在做的总是在避免不让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纠结该说不该说,好,我没说,那我就无法验证是因为我没说而喜欢我。
之前有个理解那是,如果你不去真实的表达自己,这个真实是你总是藏着,掖着,那你怎么知道别人是喜欢你本人还是喜欢那个伪装的你。这个时候你要注意,藏着、掖着是不是又回到了问题上。
那就是个有矛盾的地方,藏着掖着和真实表达冲突吗?藏着掖着是怕别人不喜欢我,真实表达也是换种说法更好的让别人接受,目的在于他人,而第一个目的是在于自己。
我一直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是的,我遇到一个人,想到是别人喜不喜欢我,而不是我喜不喜欢TA,这两种模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比如现在办公室的不熟悉的同事,我目前的感觉是TA喜不喜欢我,对我是不是有看法,当我带着这个再去看他,我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TA也不主动跟我说话,我就认为他对我是有意见的,反过来想,我有主动跟别人说话吗?因为在我的逻辑里面,如果我不喜欢你,我就不会跟你说话,或者不亲热。带着这样的逻辑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就有了不主动说话,就是TA不喜欢我。
我会从别人的眼神中搜集到,我说的话,TA好像不愿意听,这个时候,我就有种犯错的感觉。内心渴望TA能听,会想你要是不讨厌该多好呀。第一那是TA的反应,我无法控制,但需要认清楚,每个人都是关注自己的,所以TA的反应是TA的,不要过多往自己身上去靠。第二想来自己是多么需要别人的肯定和接受呀。那我自己接受和肯定自己吗?其实我也是不接受的。
所以我现在做的是接受这个极度不安全的自己,接受那个不知道说什么,害怕说错的那个自己,接受那个敏感,容易投射的自己。
接受是第一步,其次在这个过程中,也去看看那好好说话到底是怎么说呢,因为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总是纠结为什么这样是找不到钥匙的,所以去别的地方看看。
√我还有一个问题,当别人在讨论一个自己也在从事,但是是别人的处事问题时,自己会往上面靠,会想自己是不是这样,我有没有这个问题。他们会不会也这么说我。无形中就增加了压力。我往上靠的目的是避免自己犯错,其实又回去了,那样别人就说不着我了。我就变的心安理得。其实也没有什么长进。
我发现自己很难发表一个看法。觉得也许是我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
感谢现在的工作,同事之间的氛围是自己最看重的,它让现在的我不那么紧张。谢谢!
好好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