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读到一篇讲今年上海学区房调控政策分析的文章,【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这个词今年一季度就火了,但是看完这篇文章,我才有点理解背后,教育局的用心良苦。
公民同招,催生了学区房又一波涨价,市中心的老破小,能从15万每平涨到25万每平,确实很疯狂。
我一个朋友,更是花六百多万在徐汇区买了个老房子,七十几平方米,均价已经超过九万。
这确实是有钱人的玩法。我算了一下,算八千每个月租出去,一年差不多收回来10万,如果没有政策调控,这个投资是很划得来的。
这一招,解决了孩子上初中的问题,每年有租金收益。过个五六年再倒手一卖,还能赚房子增值的钱。
这就是超级城市人口红利的副产品,在这里,如果政府不做调控,普通孩子获取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相对其他城市,确实代价更高。
这显然是畸形的!虽然说很多父母其实并没有可以想去鸡血孩子,也只是想让孩子上个还能过得去的学校,他们并没有走捷径的想法。
当然,想要平衡得失下,一举多得,这是不可回避的态度。
然而调控还是来了。我觉得吧,有多大能耐干多大事儿。手里没有握着至少一两百万的现金,我也不用去想什么学区房不学区房了,现在政策对我们这类远郊地区的孩子,已经有非常大的倾斜力度了。
因此,我要负起来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在中等水平上综合发展,最核心的是,确保他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培养他好的习惯,以及对学习探索极强的兴趣。
所以,给孩子足够多的爱,和高质量的陪伴,比如抓紧睡前陪伴和睡眠陪伴,是我对小宝贝现在可以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