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合肥出差回上海,过道对面坐着一个1岁多近2岁的小丫头和她的爷爷。
就是这个小可爱呀~在爷爷的辅助下吃过晚饭,在过道挑着不同的人轻轻地或拍打或摸一下就走。
爷爷感到很不好意思,反复多次温柔又不乏严肃地提醒“不可以”,小妞依然乐此不疲。
02
小妞第一次勾搭我时我在忙,没给任何反馈。
第二次来勾搭我时我在准备跟女儿视频,微笑着看了她一眼。
第三次来勾搭我时,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爷爷就急了,说“听不听话?让阿姨把你抱走好不好?”
03
这让我想起了鹿姐1岁多时的模样,也是到处追着人摸、打,不管认不认识。
公司开年会,带她参加,年轻漂亮的老板笑着跟她打了个招呼,然后她一直追着我老板打,打完也不跑还站在原地看我老板的反应。
公司同事在很长一段时间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家鹿姐还打人不?!”。
小只的是调皮自信的鹿姐04
当一个婴儿长大,他们社会化互动对象的范围也不断扩展,学会了走路,是互动对象扩展的催化剂。
大多数1岁多的孩子表现得特别爱“打人”。
这是他最新发展出来的与他人开始互动的技能,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急待发展的技能。
05
爸爸妈妈通常都特别不愿意看到孩子这种表现,同时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施加影响,所以通常会在失去耐心后开始用可怕的语言威胁孩子,甚至会打骂孩子。
在碰到1岁多的孩子频繁使用手臂来跟遇到的所有人来发起沟通时,建议父母不要过度责骂,而是鼓励孩子站在被打的人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尤其是给他人造成了伤害的情况下,“你把她打哭了,如果想让她感觉好一点,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既让孩子知道了这种行为的后果,又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做什么可以让别人好受一点。
06
如何更加主动地应对1岁多孩子频繁“打人”?
1岁多的孩子通常处于“使用手臂的敏感期”,内心对使用手臂来感受各种刺激、完成各种操作有强烈的渴望,不是讲道理、打骂或威胁能消除的。
同时亲社会的行为也不是偶然发生的,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形成。
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一个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环境来给他提供坚实的支持。
爸爸妈妈或阿姨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创设丰富多样的、需要使用和控制手臂来完成的游戏,比如说各种推拉运动(人、玩具等)、各种倒和装的游戏、各种投掷运动,充分满足孩子这个年龄段使用手臂的需求,帮助孩子讲手臂的技能发展得成熟起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时,控制不良的行为基本消失,变成大家口中的“他自己突然就不打了,乖了~”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