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敲窗,月满如是,枯疏的倒影唱着冬日的歌,窗边人的眉眼间似有岁月的裂痕,那是一纸光阴留墨的凉薄,也是一碗尘居时光的清寂。生活呀,岂能百般如意,怨人不如修己;妒人不如用功。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日子也总是要过下去,人人都会身不由己,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所有的光鲜亮丽,也都敌不过时间,且一去不复返。生活中的那些所谓的"我们",其实也都不过是"我"的复数,凡事要跟自己索取,其他只需求同存异。特别是到了一定的阶段,客观上的条件和匹配都是扯蛋,那些自以为是的、本以为自给自足的东西根本就加不了分。
凡尘琐事中的喧嚣,真的需要人,看的通透起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不过有的人不容易被发觉罢了。而一切“心累”的感觉都源于自己内心的冲突,以及自我消耗且无能为力的感觉,真实的生活就像一系列鬼故事,有时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翻页、放手。要知道,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都有它的悲与喜、辛劳与成就、缺失与收获,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假设,现实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耳光打在脸上,喊疼毫无疑义,唯有一往无前。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如果你还是不相信,克制才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钥匙,那么放纵肯定更不是。其实只要活着,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承载着旁人无法触及的心思,承受着谋生之艰辛,谋爱之煎熬,这一切的一切真的让人疲惫。而我们只需路过物欲繁华,再把经历过的是是非非,化成一道道冰凉的水,冷暖便可自知。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迟早会明白深夜的酒,终究没有清晨的粥好喝,而无知的正义感则是这世界上最多余的东西。人人都有隐秘之苦,不为外人所知,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又怎么会懂别人的难言之隐。其实大多数人所成为的样子,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那种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那种人。就像有人是珠宝,有人为瓦砾;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后者根本没有任何与生活讨价还价的权利。所以说,当两人不在一个维度的三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意味着某些时候根本就没有相同的评判标准,也就没有对错高低之分,更多的时候,可以不赞同,但请闭上嘴试着去理解。每当我们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千万要记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我们现有的能力和拥有的优势。
当明白了为什么,许多事情反倒简单了,繁华三千终是海市蜃楼、终是身外之物。所以说,与人之间相交,只要气息不违背,就可以去选能让自己笑的、可以选声音好的、可以选模样登对的、可以选感觉好的,可以选能帮自己打开一扇想瞭望的窗的!成年人要学会尊重自己的不可为,自信虽然是个好东西,用力过猛,还是会油腻。人与人之间,差异是微小的,平等是永恒的。人们长久喜欢并且支持的,永远是那些对普通人抱持理解,对弱小生命抱持善意,对自己抱持警醒的人。如果为利而生,为利而往,却忘了互利才是真正的利,没互利,所有的得到,都是负债。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把欲望当作理想, 把世故当作成熟, 把麻木当作深沉,把怯懦当作稳健,把油嘴滑舌当作智慧,那只能说这个社会的底线已经被击穿。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成年人的世界,谁活得都不轻松,每个人都在拼命奔波,每个人都在自顾不暇,正所谓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人生呐,哪有什么胜利可言,能挺住就不简单了!透过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咬牙硬撑才是人间真实。而现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要学会安放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早透支和消耗自己,喜怒哀乐本就是人生常态,逼迫人前进的,从来都不是前方梦想的微弱光芒,而是身后的深渊万丈。生活中越是成熟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越淡然处之,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一味地放大情绪,只会让我们忽略问题的本质,波及更多无辜的人和事。所以别让那些无谓的事情过于影响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过好每一天,才是我们对自己,最大的珍惜,以及最好的温柔与善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