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说:晚上开家长会,并告诉我要怎么怎么走,那刻小儿似乎还沒长大,尽显童真。晚上家长会如时开讲,其主题是:家校共育,由国家二级心理辅导师来主讲。主讲老师声音洪亮,思路清晰,显得自信满满。演讲的內容以自己和儿子的切身教育经验,为案例来进行演讲。当讲到经过千阻百挠,儿子最终考入了清华大学时………掌声热烈的响起。我知道那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掌声,跟演讲的精彩程度并无太大的关系,至少我是这样认为。成功励志的演讲我也听过不少,但凡演讲:都有条金科玉律般的內容,主讲或主讲的主角都是功成名就的名人或出类拔萃的精英。名人的奋斗史本来就是一部成功史,励志传。有这样的上等好料,演讲焉能不精彩。
当主讲老师讲完最后一部分内容,学生心理健康时………掌声又一次响起,但没了上次的热烈程度,这次的掌声是对老师辛苦演讲而鼓的。我想当然的认为,因为整个演讲并无太多的悲伤,感人故事。但老师流畅严已的演讲,还是理应获得掌声。当我们刚欲离开时,老师的声音又响起,推荐家长几本书,并强调是自愿购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叫“画蛇添足”,尽管老师推荐完书后,仍在大力赞美新平……掌声也依然响起,但稀稀疏疏的掌声似乎只是一种礼貌。售书的结果相比演讲可就悲催感人多了,几百号人,购书者也就十之一,二。
掌 声 响 起我是不是有点冷漠,我在自问。人家从首都大老远跑来辛苦演讲,而我一本书都不买。其实相比市场价,三本书搭一光碟一百元,也不算贵。但我实在纠结,一本家长看的书,一本最佳记忆…孩子看的书。这两类书,书店里很多,而且不泛名作家编著。还有一本是《奇官XXX》,我不知道,这跟学生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要告诉学生:不想当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虽然我没看內容,但看书名,其內容也能略知一二。在我“凝神凝鬼”的想法下,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购买。
晚上,我对小儿说:你太历害了,居然知道家长会要卖书。小儿说:只叫走读生家长开会,意思就是叫你买书。如果要叫住校生家长来开会,大老远的从乡镇赶来就为买两本书,人家肯定会生气的,我早说这样的家长会没意思。此刻,小儿貌似长大了!
也是,不卖书,人家大老远跑来干嘛。传道授业解惑,那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人家是公司运作,得有个成本的核算,演讲时顺带卖书应该在成本之例。
但我实在想不明白:
教育部门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才?
难道就不能单纯的组织这样的讲课?
教育部门不做这样的事,那他们平时做什么?
学校为何就不能多举办点这样的德育讲课?
演讲加卖书这算不算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如此的演讲以后家长是否还有必要参加?
如果今天主讲老师不卖书,掌声是否依旧?
这时我想起曹刿列鼓: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教育也是这么个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