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藏书慢慢的多起来。
在淘书过程中,(渐渐地),对不同版本的同一本书,有了不分伯仲、或者是都割舍不下的喜爱:有的喜欢她的古色古香(繁体、竖排、从右往左翻书);有的喜欢她的纸质或装帧,手感好,养眼养心;有的喜欢她的语言(译文流畅)风格;有的喜欢她的普适感、无障碍(拼读、注解)……
有时候,同一书名的书,自己的收藏,真的会多达五、六本(别)甚至更多。
就意识到了“底本‘’的存在和不可回避。
底本,有以下一些思索:
①底本,一开始是指古文书的母本。但这样的"孤本"或“刻本”,不可能也没必要收藏保管。
因此,只有从自己的所有存书中,挑较古旧、较厚重的书,暂为认定是"底本书"。
②古代经典,一般认"繁体、竖版、由右往左翻"的为底本;
回想起来,自己手中有的是,
《古文观止》(上、下册)
《诗经、楚辞》
《庄子》
《礼记》
③《红楼梦》(认定,人民文学出版社冯选的上下卷本);
《西游记》(认定,上海古籍出版社全本);
《三国演义》(认定,毛宗岗评全图绣像版三卷本);
④底本,只可珍藏,不适宜枕边床头。
因她们,不是古色古香,就是精装厚重,要么就是考据繁褥,不可卒读。(有的书,我差一点,就不待见她,有过送人的念头。)
现在想来,还是把她束之高阁为好。(不然,不知什么时候,需要拿来校对一个字词、疑点,找无所找,是不是,会有所遗憾呢?!)
⑤外文著作,只要可读,那她们,可以互为底本了。
因,外语原文版,就是能找到,我的水平,也许还是无济于事的。(如《秘密花园》,我就有一本“英文附件”,大概已经找无从找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