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王海燕
我们都喜欢言谈风趣幽默的人。幽默也符合人们心理需要,它使人摆脱尴尬、缓解焦虑、消除烦恼、放松心情、培养默契,有时还能化干戈为玉帛,建立更友善的社交关系。
人的幽默感是天生的吗?的确有的人是天性幽默,不过通过后天的语言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的幽默感。
一、幽默话语形成的三大步骤
1.确定话语中的核心词
按照说话人的逻辑,他说的前一句话应该有一个核心词。这个核心词具有指向性,能够使人产生心理预期。核心词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有两个,有两个核心词的对话幽默性会更强。
2.对核心词作逻辑处理
对于核心词做逻辑处理,让处理后的新内容,融进当前的话题或情境,并表达出来,产生幽默效果。
幽默的三步骤中,第二步核心词的逻辑处理是幽默的关键。
二、处理核心词的三种手段
(一)核心词游移
所谓核心词游移:
就是指将原本期待的核心词更换为句子中的另一个词,从而产生期待落空。
比如警察抓了一个做假币的,在班房里面记者采访他。记者问:“你为什么做假币?”
制假者:“因为我做不了真币。”
在你为什么做假币这个问句中,核心词是“为什么?”询问者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原因。但在回答中核心词为什么被转移成了“假币”和“真币”对立,由此就得到了幽默的回答,因为我做不了真币。
(二)核心词联想
词语具有多意性,能够引发多种联想。幽默言语的关键,常常就在于围绕核心词做各种延伸性的联想。联想的路径可以朝着上级或下级两个维度展开。
比如从香蕉联想之水果。香蕉是水果的组成部分,和水果存在图式关系。当某种图式是另一种图式的某个特征、条件或组成部分时,另一种图式就是当前图式的上级。反之水果图式包含了苹果、香蕉、橘子、梨等下级图式。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案例。
我问:我们的风花雪月、海誓山盟算什么?
他说:算成语吧。
问话中的风花雪月海誓山盟,指代的显然是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甜蜜日子。指向对感情的承诺。问话者词语的逻辑路径是从上级图式,甜蜜感情的日子,转至下级图式。海誓山盟的行为,这个逻辑也是一般人期待的方向,同时这两个词还有另一个共同的特性:四字成语。
回答者词语的逻辑路径是从下级图式海誓山盟,转至上级图式成语的。回答者的幽默就拆解为词语语域的联想转换。
(三)核心词反转
所谓核心词反转:
就是把核心词的含义反转成它的对立面,再加以延伸。
核心词处理的三种手段--游移、联想、反转。
它常常是综合起来使用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个案例。这段幽默对话,使用了联想和反转两种手段。
女孩的逻辑是希望男孩为了婚姻而改变,戒烟、戒酒、不打牌。她的图式路径是向上联想。语域是婚姻的代价。隐含的关键词是心甘情愿结婚。
男孩的幽默逻辑是把隐含的关键词反转为不结婚,从而使期待落空,产生幽默效果。
复杂一点的幽默是把以上的手段多层使用。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老婆:老公,街上要是有人跟我搭讪,叫我美女,我该怎么办?
老公:那还用问?赶紧扶他过马路呀!
妻子使用的词美女,表达核心是我很美,期待她的丈夫承认她的美,紧张她关心她。
幽默的丈夫首先把核心词美女反转成不美,把步美看成美女的行为使他联想到眼瞎。但是如果直接说,他眼瞎啦,只是有点风趣儿,幽默感还不是那么强。所以丈夫展开了第二层图式联想,从眼瞎和街上联想至盲人过马路,最后转换至扶他过马路。
幽默手段的多层使用,使结果和预期之间的落差增大,幽默的效果倍增。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大家都喜欢幽默,但言语中的幽默需要拿捏好准确的分寸。幽默也需要在合适的情境中产生,情境不对就不是幽默,而是冷嘲热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