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蝶岛文苑
林定泗:答乡人读者的若干询问

林定泗:答乡人读者的若干询问

作者: 东山乡讯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17:16 被阅读362次
    作者:林定泗

      一些时间以来,有不少乡人读者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询问我诸多有关家乡历史的一些问题,现选取部分普遍关注的问题,予以回复。

      首先,不要称呼我为“著名学者”“资深文史专家”“老学者”,就称呼我为“林老师”,或“老林”(比我年长者也可称呼我为“小林”,好让我回味一下年轻的“瘾头”),或东山地方文史爱好者等。前面的帽子太大,我承受不起,后面的帽子我戴了正合适。

      言归正传。

      一、有关铜山城在“八月十五巳时造门,八月十六安门”的出处。

      这个时间,1982年东山县图书馆翻印的《铜山志》有记载,具体在《城池》文中;再之,清代铜山参将黄国哲后裔、退休医生黄俊清先生家藏本《铜山志·铜山城志》第48页也有记载。前者的原文是:“城立四门,是年八月十五日巳时造门,十六日未时安门”;后者的原文是:“成立四门,是年八月十五己时造基,十六日未时安门。”本人所编撰之《〈 铜山志〉注译》(2013年12月出版)第40面也有引用。

    铜山古城

      二、有关文天祥第五代孙造铜山城的问题。

      文天祥的长子叫文道生,生于1260年,长大后随父文天祥转战广东潮阳,后流落于海阳丰政都大胜村(今属丰顺县),1278年于广东惠州病故。

      文道生子文伯平生于1276年。据《南方网》转《广州日报》2005年10月24日《文天祥后裔种茶凤凰山》一文又说:“文氏后人一代一代繁衍……后代分布在潮州、普宁、丰顺、陆丰、汕头、福建东山、海南以及港澳台等地区以及海外12个国家……”

      文伯平有六子,最小儿子文汝海移居福建铜山。据广东潮州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在2006年10月18日播出文章,记者引凤凰镇下埔村文天祥后裔“正气堂理事会主任文衍逸:“(文伯平)之后生有六个孩子。养育这六个子女,有四个儿子在下埔,两个外迁。一个去福建东山,一个去海南。”又据《潮汕百家姓》文载:“文伯平17岁娶妻宋氏,后又娶曾氏,育有汝香、汝旺、汝光、汝明、汝山、汝海六子,汝明移居丰顺、汝海移居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又据《潮汕百家姓》2008年8月19日 文衍源、文雁英所撰文《文天祥后代落籍潮梅》云:“……汝海移居福建铜山。”

      十几年前,广东潮安县凤凰镇下埔村文姓村民,为纪念先祖文天祥,编写了名为《正气》的画册。其中有文天祥孙文伯平的第六子文汝海迁居福建东山铜陵之说。

      笔者探寻铜陵诸多文姓人家,都自豪地称他们的祖上是文天祥;他们迁居铜山城的一世祖是“当好大官”的“指挥祖”。所谓指挥,即明代卫所的指挥使司,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职级正三品。笔者问其大名,则不得而知。文姓人们又说,据祖上文氏族人言,他们的一世祖是在修铜山城时落水去世的——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修铜山城的时候,他们的指挥祖在指挥一艘运载石头的船上,因风急浪高,船只剧烈颠簸而不慎落水,同船卫兵在他要落水时,要抓住他,但因为事发太突然,结果只抓着他的一只将军靴,人还是落海失踪,最后也寻不到尸首,因此家人就将这只靴当尸体,做了一个衣冠冢,埋葬于铜陵镇西边的一个叫“乌观”的山岗上,那地方名“一片姜”,直到几十年前,铜山城文姓父辈们每年还在为之扫墓

      笔者查阅清代铜山参将黄国哲后裔、退休医生黄俊清先生家藏本第90页《铜山志·皇明铜山武将》,名字排在第一位的武将就是“文元”,其文字为:“文元,官授至镇海卫掌四所指挥使司兼校检治尉,诰授定武将军,敕封明治大夫。”志中出现的明代铜山武将,一共23人,从可知的其他武将所处的时代排列顺序看,毫无疑问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文元是明代铜山最早的武将,而铜山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这是众所周知的,由此可知,文元很可能就是铜山建城之初的将军。但这是否为孤证?笔者再查阅东山县图书馆1982年11月由陈汉波组织油印的《铜山志》,在第60页也出现了同样的文字,其武官的排列顺序也与黄俊清家藏本《铜山志》同。这就是说,铜山城文姓人后裔,在说他们的祖上曾任指挥(即指挥使司),正好吻合。再之,一个军人,如果不是世袭的话,要从普通士兵上升到卫所指挥使司的官职,没有几十年的建功时间恐怕也不行,因此文姓一世祖在修铜山城的时候,其年龄和文汝海在铜山城的时间(大约在47岁到80多岁之间)正好吻合。

      作为镇海卫指挥使司的文元,为什么不把住居选择在镇海卫,或者其属下的六鳌或者悬钟,却要选择铜山城,这个迷今天恐怕无法破解。但是,文元作为铜山城明代的第一个武官,确是史实。

      在明代,铜山城文姓人家毫无疑问是一个巨族和望族。

      不管是清代的《铜山志》和民国的《东山县志》(稿本)上都说,明代有“顶街文,下街武”之说。所谓“顶街文”,即文姓人家,在明代是显赫的大户,集中居住于此。铜山城历史上的名人文三俊,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高中进士,官浙江上虞知县,原本也居住于此,只是在辞官之后才寄情山水,在城外的石笋池地方修建别墅,改居此地的。再之,从明代嘉靖(1507年)到崇祯四年(1631年)的百余年中,小小的铜山城文人辈出,据《铜山志·选举志》载,这一时期,先后出了贡生文开觉、文宪;庠生(秀才)文秀兴、文运、文宪、文三俊、文三奇、文开鲁、文开觉、文三源、文讵岳、文之贞、文之马急(合字)、文之光、文凤之、文之麟、文之机、文之凤等16个,大约占同时期中秀才人数的百分之十。由此可见其人丁兴旺和人才济济。可是到崇祯四年,文姓人家又神秘地消失于《铜山志》中,之后历经清康熙三年(1664年)迁界,到康熙十九年复界,原本已有两万多人口的铜山城,返回者约占十分之二,即四五千人,其中的文姓人家自然也是如此。据2008年东山县政协对铜陵镇各姓人口的调查,而今的铜山城文姓人口,只有17户70人。

      铜山城文姓人与广东丰顺等地文姓人的频繁往来。据《丰顺人物辞典》载,历代以来,铜山城的文姓人家,每年都到广东丰顺一带祭祖,这传统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

      广东潮安凤凰镇下埔村文天祥后裔依据族谱,认定他们的族亲就在福建东山县的铜山城。1994年9月13日,凤凰镇下埔村以文静涛、文衍及、文衍林、文勃夫、文璧臣、文楚麟、文衍祥为代表一行7人,专程前往铜陵镇访问下埔村始祖文伯平第六子文汝海的后代,在铜陵镇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铜陵镇码头社区做帆埕的文姓人家,双方在倾诉衷肠之余,并在做帆埕文姓祖祠面前合影留念,铜陵镇文氏与其合影者,为文辉腾、文泗吉、文武周等人。在该村组建的“文天祥纪念堂筹建委员会”36名委员中,铜山城(今铜陵镇)的文辉腾和文泗吉二人均被选为委员;而铜山城的文姓人家,也以文天祥后裔的身份前往潮安凤凰山祭祖。又据广东潮安县凤凰镇下埔村的《正气》画册之后页载,前几年,文天祥祖居地江西吉安的一位副县长一行也到铜陵镇认亲。

    九仙山·恩波寺

      三、关于恩波寺修建时间问题

      前不久,我接到一个莫名的电话,问我恩波寺的修建时间,我告诉了他。不想此人听着,仿佛又有点迟疑;随之,又有不少人问同一题,并说恩波寺的修建时间有600年了。

      既然这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说说。

      先说恩波寺的重要性。恩波寺是东山一座非常重要的寺庙,它涉及明清乃至民国的保护东南海疆的问题,也涉及郑成功及其军队在东山的情事,涉及天地会活动情事,以及民国时期的县政府和新中国后东山人民政府的活动等等问题,因此非常重要。

      再说恩波寺的修建时间。几乎所有版本的《铜山志》都说:“(恩波寺)在水寨太山之阳,明把总陈言建。”

      尽管诸多史书都说明把总陈言建恩波寺,但是没有指明把总陈言建恩波寺的时间,持此说法的有省、市方志委、厦大图书馆藏本、漳州师院图书馆藏本、东山县图书馆藏本等;另一种说法是“明正德间把总陈言(倡)建”“明正德间锦衣把总陈言倡建”,如1994年版《东山县志》、东山县图书馆翻印本、《东山县志》(民国稿本)、黄俊清家藏本《铜山志》等,都如是说。

      那么,这个陈言,就是明正德年间的人了?

      不是。几乎所有的《铜山志》版本,都在其中的《建置志》里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把总陈言创(铜山城)北门楼”,可见大家都认定把总陈言是嘉靖二十三年左右在铜山水寨任把总的。

      再之,《铜山志• 皇明铜山节烈》讲到“嘉靖二十三年……差把总陈言查支库贮……”可见,陈言是此时在铜山担任把总之人。

      又再之,所有版本的《铜山志》中,除了郑成功特殊时期外,不管是明是清,各级军官的任职时间都是1—3年左右,而正德年间为1506—1521年,就是说同一个陈言,任同一军职(铜山水寨把总)的时间竟达30年左右,是不可能的。因此说同一志书中的说法前后有矛盾。

      因此,笔者认为陈言倡建恩波寺的时间是在嘉靖二十三年左右比较正确,也就是说,恩波寺从修建至今,大约有473年的历史。

      四、关于史书记载会不会有错的问题

      有人也许会说,难道史书记载会有错误?

      回答是肯定的。古人修史,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出现各种差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像上文说的恩波寺修建时间,就出现失误。

      再比如,所有的《铜山志•明铜山所志》(黄缉熙撰,如黄俊清家藏本《铜山志》第5页)说:“(洪武)二十六年周公又至,去漳军而以兴化军易焉。”这里说的周公,即周德兴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到铜山,将漳州府兵调离,换成兴化府(今莆田)军人前来戍守。

      查阅历史资料,或查“360百科”,都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十日,(周德兴)因子作乱宫廷坐死。也就是说,周德兴不可能在死后一年,又到铜山城来。因此说周德兴在洪武二十六年到铜山,肯定是错的。进而说,诸君在阅读史书,尤其是一些地方志的时候,一定要很小心,以防搞错。

      (本文由林定泗先生授权发布)

    链接:【历史上的今天】八月十五铜山建城日

    链接:文促会的那班老先生

    链接:《南溟讲坛》开讲 学者讲授铜山古城文化

    2014年7月18日,林定泗先生为“南溟讲坛”首讲《铜山南溟书院的历史内涵》《铜山古城历史文化概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定泗:答乡人读者的若干询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r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