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母亲的唠叨

母亲的唠叨

作者: 湖溪钓翁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09:35 被阅读0次

            两年前,在人们张灯结彩欢庆元宵的时候,善良、勤劳、坚韧的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八岁。

            今天是母亲节,我不禁又想起母亲那些曾让我们听得耳朵起了茧子的唠叨。

            母亲常告诫我们说:“只有病死人,没有累死人。”

            外公英年早逝,母亲高小毕业就辍学了,跟着外婆学做女工,与外婆一起扛起了一个五口之家。

            与父亲结婚后,由于成分不好,房子连同嫁妆都被没收了。母亲没有怨天尤人,默默地与父亲一道像燕子衔泥作窝一样,一点一点,苦苦撑起一个八口之家。记忆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母亲从没闲着:早上忙于打理自留地,白天忙于多挣工分,出工回来要忙于做饭煮猪食,晚上还要忙于洗衫浆衣做针线活。听外婆说:生我之前母亲还在剁猪草。感觉要生的时候,自己准备稻草,烧好热水。更让人听起来后怕的是:我出生时,竟然是母亲自己接的生!

            在上世纪那个特殊的年代,左邻右舍都有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窘,都有过孩子衣不蔽体的尴尬,都有过供不起孩子上学的无奈。记忆里,我们家从没有过那样的经历。在那个几乎一年到头不见肉星的日子里,母亲也能让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曾经很想弄清一个问题:在全国人民都捉襟见肘的艰难日子里,母亲有什么魔法让那么大一家子人生活得衣食无忧,有时还有些许积余?后来,我在母亲的唠叨里找到了答案——“吃不穷,穿不穷,没有算计一世穷”。

            母亲常说,“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母亲勤劳一生,辛苦一生,虽不富贵,也没成为人上人,神奇的是凭一双巧手让一家人衣食无忧。我遗传了母亲勤劳吃苦的基因,虽不富贵,也没成为人上人,庆幸的是入职三十几年,无愧于心。入职后,在条件异常艰苦的三联教学点,我学会了自制教具,学会了刻钢板,熟练掌握了复式教学方法,学会了烧火做饭,还学会了独处。在中心完小、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我从不怕苦、从不叫累,勤学不辍,始终保持行走状态,与学生一起成长,与专业一起成长,与时代一起成长。二0一七年,我成为了“湖南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

            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舅外公曾在德国留学,外祖父做过私塾老师;父亲也出生在读书世家,爷爷五兄弟都饱读诗书,二爷爷曾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为了传承读书家风,母亲常在我们耳边念叨:“穷不读书穷不断,富不读书富难长”。

            鸾山产煤,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男人唯一的副业就是下煤窑。那时煤窑上安全隐患多,经常出事。看到许多壮年男子葬身煤窑的惨状,加上母亲不停的唠叨,我发誓要努力读书。从小学到初中,我从不马虎,始终把读书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一九八三年七月,我终于跳出了农门,考上了当时足以让人羡慕的攸县师范。

            三年后,我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四年后,我有了温馨的二人之家。让我欣慰的是,妻子也是一个拼命三郎。虽然妻子学的不是地理专业,但她能努力向名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只用了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妻子迅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初中地理老师。长期担任毕业班地理教学,会考成绩多次名列全县第一名,同事调侃她为“乡村名师”。

            一九九四年十月,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读书投入,乐在其中;拼劲十足,从不服输。老师们都夸我女儿天生是块读书的料。我母亲对她的小孙女也充满了期待。女儿没有辜负人们的厚望:小学六年,一路领先。二00九年中考,跻身全县前三。二0一二年高考,株洲市文科第一。二0一六年七月,以中国人民大学经贸专业学分绩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清华直博。去年八月,成为了获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博士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昨天,母亲的唠叨让我们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今天,母亲的唠叨依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财富。明天,母亲的唠叨定会酿成经典,成为代代相传的好家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的唠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sd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