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杂谈

作者: 夏潇晗 | 来源:发表于2018-02-03 10:21 被阅读50次

    小时候,一进腊月,便会掰着指头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穿,有肉吃,因为大年三十放过鞭炮,第二天清早一睁眼,便是新的一年,又长了一岁,离长大又近了些。

    不知从何时起,已经长大的自己再也不盼着过年了,因为俗话说的“过年”,书面用语叫它“春节”,与这两个叫法相对应的还有个词叫“年关”。对于长大以后的我们来说,过年犹如过关。昔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今有我辈凡俗之人,过年亦要过关斩将。

    白毛女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过年之前,喜儿爹没钱还债,便发生了白毛女的悲剧故事。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为还不了债而发愁。有债的还债,没债的也要花钱,买年货,买礼品,孩子的押岁钱,老人的过年费,亲朋聚会,同学应酬,往返路费,哪一样不是要花钱。

    除却这个原因,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要想过个团圆年,还有一个更大的关要闯,那便是回家。回哪个家过年,如何回家,能不能买到回家的车票,路上会不会赶上风雪阻路,能否平安到家,这都是未知数。

    首先,回婆家还是回娘家过年。每年,为这事闹矛盾的大有人在,严重影响了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余下的问题便不用考虑了,夫妻双方甚至亲家双方先打个你死我活再说。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获胜者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后面的问题还得一个一个的解决。关于回家的方式的选择,路途近的,选择余地自然便多一些,比如汽车,火车,现在还多了个顺风车。路途远的,特别是动辄几千公里的,便难了许多。

    中国有个特色名词“春运”,号称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皆是如此,其中犹以火车票为甚。二十一世纪初,还没有网络售票,买票只能去火车站连夜排队,因为新的一天的火车票是从凌晨十二点开始销售的。即便是真的冒着严寒半夜去排队了,也不一定能买上票。今天排不上,明天继续,明天也不一定就能买到。

    票买上了,也并非万事大吉。特别是中途车,能不能挤得上车还是个未知数。十多年前的绿皮火车,车窗还能打得开,车到中途,车门已经挤不上人来了,开了一条缝的车窗便成了回家的唯一希望,行礼往里面一扔,身手利落的小伙子们,便从小小的车窗里翻了进来,车厢里早已是人挤人,满满当当的,孩子哭,大人叫……

    经历过脚不沾地站了几十个小时的旅途之后,便再也不想有第二次这样的旅程。于是,第二年便想法去买有座位的票。当然,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黄牛党,这时便成了救星。一般是用高于市价一半的价格能买到一张有座位的车票,那时还没有车票实名制这一说。于是,这一次便可以坐在座位上,看别人挤。而厕所照样是不能上的,因为里面挤满了人。

    第三年,便去找能买到卧铺的黄牛党老兄,因为卧铺可以上厕所,当然付出的代价便是价格又高了一些。若是实在在硬座车厢挤得受不了了,还有一条可走,那便是餐车,交上一顿餐费,可以坐几个小时,直到下一餐开始。餐车位置更是有限,来得晚了,交钱也没地坐。

    飞机当然比火车舒服得多,但是付出的代价更高,往往是那时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所以一般人舍不得坐,成本太高,不划算。

    再后来,汽车普及了起来,自驾回家的人便多起来了。于是,一家人开着车,翻山越岭,穿越大半个中国,历经几十个小时,风雪无阻的往家赶。若是老天爷高兴,回家那几日,风和日丽,没雨没雪,便要阿弥陀佛了。

    若是风雪交加,道路结冰,高速封路,路上的人便前路茫茫了。原来只需一两日的行程,被强制延长,是走是留,百般纠结。一路上,走走停停。天地间,只余一片空茫,走过的路是白茫茫的,前方的路也是白茫茫的。若在平时,这是多么美丽的雪景。可是,落入了急于赶路的旅者眼中,便是一片荒芜,一片死寂,前途未卜。天地苍茫,走走停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夜已半,天未明,仿佛天地之大,竟已无路可走,无处可去……

    几日后,赶回家时,已是半夜,风雪依旧,天地间仍然是一片白茫茫。再回想起那段旅程,方觉得后怕……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记得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是啊,家中有自己的父母,有亲戚朋友,为何不趁着过年,回去看看他们呢。过年,给了中国人一个合家团聚的理由,给了离乡在外的游子一个回家的念想。

    眼看着,又要过年了,也该收拾一下心情,回家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th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