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忆与忘却——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回忆与忘却——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作者: 0532x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15:49 被阅读0次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由阿伦·雷乃执导的爱情片,Delphine Seyrig、Giorgio Albertazzi 参加演出。

阿伦·雷奈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狂热地沉浸在回忆与忘却的主题里:男人x与女人a相遇。男人告诉女人:一年前他们曾在这里相见,她曾许诺一年后在此重逢,并将与他一起出走。a起初不信,但是男人不停出现在她面前,并且不断描述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种种细节。于是,a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了,她开始相信,或许真的在去年发生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重要的是叙述与回忆,在讲述中,形成了强烈的风格,一种对于回忆的迷恋,与往事相纠葛的现实,从无法置信到若有所悟,似乎是镜中之镜,叠现出日常中不见的自己。

影片中用了特别多的闪回,用法大胆,连续不断地闪,仿佛是切入内心的x光线。沉迷在回忆之中,有时候记忆只是一种表象,如果不去发现、去提醒或者就会失却真实的内心想法。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变形记》在整体上是荒诞的,这个看似荒诞古怪的故事正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在金钱社会中,竞争异常激烈,生存的压力使许多人精神被扭曲、摧毁。

《变形记》中萨姆沙的遭遇即是在那个物质极其丰裕、人情却淡薄如纱的时代里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象征。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笔调,用象征、细节描写等手法对“人变成甲虫事件”进行艺术再造,使作品呈现出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

相关文章

  • 回忆与忘却——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由阿伦·雷乃执导的爱情片,Delphine Seyrig、Giorgio Albertazz...

  • 我的世界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浅析 阿伦·雷乃的导演履历中,《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占据着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作为他最广为人...

  • 影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法国左岸阿伦雷乃经典,超越时空的文学叙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一部电影史上不得不提的神作。原作来自法国著名作家,“新小说流派”领袖阿兰·罗布-格里耶,后来...

  • 闷骚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电影用一种现实与记忆穿插的方式勾勒了男主人公X(吉奥吉欧•艾伯塔基与女主人A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X的记忆中...

  • 变形的世界——一周总结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我们的世界 按照导演的看法,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所构成的,于是,男主角X...

  • 2018-08-29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评马吉德的电影《麻雀之歌》 从《天堂的颜色》到《天堂的孩子》(国内译为《小鞋子》)再到《巴...

  • 回忆如何去忘却?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很多的回忆,好的,坏的,难忘的…… 可人们总是选择性地记住了那些自己想记住的。不好的,会伤害到自己...

  • 对思维迷宫的思考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nnée derni

    我们到底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呢?那些我们觉得毋庸置疑的想法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很多人说话前后矛盾而自己无法发现呢?我...

  • 心是一切的根源

    “你要放弃去尝樱桃的滋味?” 巴德瑞问巴迪。 巴迪没有回答,只继续开着车在黄沙漫漫的旷野行驶。 这是伊朗电影巨擘阿...

  • 2018-02-15

    ——评电影《芳华》 芳华已逝,回忆灼心。青春中的美好与遗憾萦绕于人们心头,在不知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忆与忘却——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u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