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特别隐秘的渴望中有一件事就是当“小跑腿”。家里来客人了,我就被派到一里外的西山供销社买酒和花生。
母亲郑重地从家里拿出几块钱给我,吩咐我:“你去买一瓶杨林肥酒,再买半斤花生。钱要装好,不要掉了……”我乐颠颠地拿着钱跑了!心中满怀的激动啊!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购物要凭票的年代,买油要油票,买肉要有肉票,买粮要有粮票,能够去买点东西,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啊!我手里紧紧攥着母亲给我的钱,飞也似地向西山供销社的方向跑去。如果在村中遇到小伙伴问我要去哪里,我一定会骄傲而大声地告诉他,我要去买酒和花生。到了西山供销社,我就告诉售货员小谢,我要买一瓶杨林肥酒和半斤花生。付钱买了酒和花生后,我就向家的方向赶。我有时会偷吃几颗生花生,但我不敢吃太多,我的身后总有母亲的眼睛,因为母亲说过只要我做了坏事,她都看得见。偷吃花生不是我最喜爱当“小跑腿”的原因,我最喜欢的是看杨林肥酒。杨林肥酒不是喝的酒嘛,有什么好看的?有!在我小小的眼睛里,那个小大头的瓶子里装的不是酒,是琼浆玉液!碧绿的酒静静地装在酒瓶里,任我上上下下地打量!我用力地摇摇酒瓶,因为酒是满瓶的,只能微微晃动一点,声音闷闷地!我把鼻子凑到瓶口去闻,闻不到什么味道。当然我是不能偷喝酒的,因为酒必须当着客人的面打开才显尊重。再说,我一个女孩子,哪有喝酒的份?我只能抱着一瓶酒,颠来倒去地看商标“杨林肥洒”及所有文字,看酒瓶、看酒瓶盖、看酒的颜色……当我把酒和花生交到妈妈的手里,我的“小跑腿”事业光荣结束了。
云南杨林,古称羊林,元代以来改称杨林。秦通云南即在杨林设驿站。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属南诏国(嵩明)。民国三年(1914年)嵩明州改嵩明县,杨林改为镇。杨林现属昆明市,距离昆明约50公里,距离曲靖约100公里。杨林肥酒是种什么样的酒呢?先听个传说。杨林肥酒的传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说,清朝时期的杨林,东临烟波浩渺的嘉丽泽,南有苍翠巍峨的五龙山。杨林土地肥沃,甘冽的五龙山泉水、充足的粮食使杨林酿酒业十分兴盛。秋收后,“百家立灶,千村飘香”。杨林兰茂诗“农歌早稻黄,太平春酒贱”,也描写杨林酿酒业兴盛。杨林城南的城隍庙,庙中有一块巨大平滑的花石头。传说兰茂醉酒时就爱躺在这块似有40多朵牡丹花镶嵌其间的花石头上睡觉。有一天,他梦见仙人指点,醒后竟酿出了一种酒味特别醇厚,又能滋补身体的美酒。这种美酒就是如今驰名国内的杨林肥酒。另一个传说是说,一个妇人想要偷偷地拿一块肥肉回娘家,正在取腊肉的时候,丈夫回来了,情急之下她随手将肉放进了正在酿酒的大缸里。过了几天,妇人从娘家回来,急忙去看家里酿的米酒,只见酒已经变得碧绿如玉,酒味醇厚芳香,一点油腻的肉味都没有。就这样无意间酿出了风味独特的杨林肥酒。
苏有国《南滇医圣兰茂》里记载,清朝末,杨林水官街有一个商人名叫陈鼎,开了一个“裕宝”商号。他经常与商号对面的书店老板戴砚农在一起聊天、喝酒。知识渊博、精通药理的戴砚农多次提到明代杨林的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里,记载着“药酒仙方”和“水酒方”。陈鼎深知药材性味,一直想制一种能“轻身耐老”的药酒,他找来《滇南本草》认真研究,结合民间泡制“菖蒲酒”“菊酒”等药酒的做法,在小曲白酒里精选加配党参、拐枣等十余味药材,经过多种传统工艺,终于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酿制出了口感独特的一种药酒。该酒具有健胃、润肺、生津、补中益气等功效,故名“肥酒”。
杨林肥酒民国初年获云南省首届物产品评会一等银质奖。1987年,杨林肥酒厂成功研制出38度低度肥酒,被评为昆明市优质产品。已有142年历史的云南杨林肥酒获得了国家商务部发布的全国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称。
琥珀色的酒
只要提到“琼浆玉液”这个四个字,以前我的脑子中只有一幅图画,那就是杨林肥酒的绿波荡漾图;后来,我的脑子中就会多出现流泻而下洁白如玉的椰子汁图。再后来,我读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郁金是指姜科姜黄属植物,块根主要用为药材,也可以浸酒、染色。古时用来浸酒,酒呈金黄色,芳香扑鼻。琥柏,松柏树枝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李白诗中的“琥珀光”主要是指美酒的色泽,晶莹可爱。从此,我的关于“琼浆玉液”,又多了“兰陵美酒”那种琥珀色酒的图画。 兰陵美酒离我太渺远,不想它;椰子汁太甜,我偶尔喝;唯有杨林肥酒,我从来没喝过。我听三姐说,杨林肥酒有点辣,是高度酒,还有中药味。有生之年,我希望我喝上一杯故乡的杨林肥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