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在读书方面踩了很多坑之后,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深以为然!
因为以前读书,确实存在一些误区,并且缺少读书方法,所以才导致貌似书看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误区
一:单纯的追求读书量
以前也要求自己每周至少读一本书,但读下来之后发现,真的是前面读,后面忘;而且有时候到了月底发现,这月的读书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本月的读书任务,就抓紧时间去找那些相对比较好读的书,为了凑数而读书;没有目的性的书,效果可想而知,导致现在很多书,看书名,是看过的,但具体讲了什么内容,完全不记得;
二:没有复习
很多书,读完了,当时看的挺热闹,感觉内容也不错。然后放下之后就再也没有翻开过了;最近一年写了读书笔记还好了一些,前些年曾经读过的书,没做笔记的书早就忘干净了;所以,孔老夫子在论语第一篇就告诉我们,要“学而时习之”,而我读过的书很少再回复复习,或者翻看之前笔记;最近一年才想起要翻翻之前的读书笔记,才想起来要“温故而知新”!
三:没有践行
读书的关键在于践行! 当现在的职场人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在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读致用类的书,而这种书的关键就在于不断的践行书中的方法,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才不至于纸上谈兵!就如看完一本菜谱,也成不了大厨;看完一本游泳教程,不下水也永远不会游泳一个道理;所以,很多书读是读完了,但读完没用,等于没读!
所以,结合书中的方法和自己这些年的读书心得,总结了三个读书方法:
读书方法
方法一:读书笔记
读书一定要写读书笔记,否则,当你读完一本书,可能第一周对书中内容还有印象,一周后很快就忘记了,而写读书笔记可以帮你梳理书中的脉络,理清大纲脉络,加深印象;
读书笔记,我也会分纸质笔记和电子书评两种;
一本书读完,我会在纸质笔记上摘抄下本书的重点大纲和关键知识点;
在电子版书评上,内容会更详细一些,会把书中的金句和案例之类做简单整理;
方案二:语音分享
读过的书,我会用自己的语言,在公众号书评中以语音的方式再分享一遍,在语音分享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重述书中重点知识的过程;因此印象会更加深刻;
方案三:践行清单
读书的关键是在于解决问题,比如我们读沟通类的书籍,读时间管理的书籍,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致用类书籍的关键就在于使用,我会把书中好的方法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当方法真的好用,就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了,不用刻意去做,也就形成习惯啦;
比如在读完《清单革命》后,虽然书中的内容已大部分不记得了,但我学会了用任务清单,现在每天每月都会写任务清单,对于自己的生活非常有帮助;
image.png
image.png
所以,读书的关键在于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否则,我们学到的内容就像一盘散沙一样,也盖不起高楼大厦了;尤其是现在手机信息泛滥,我们每天被各类的朋友圈信息、文章所淹没,今天看到一文章挺好,明天又看到另一篇文章挺好,但没注意其实两篇文章的观点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学习还是要注意筛选质量,要把知识成体系化;
image.png
体系化
一:主题阅读
比如想学习沟通表达类的书籍,可以在一个阶段,大量找到此类书籍中大家评分比较高的书籍去看,当看的比较多了,你自己会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沟通表达方式;而且读多了,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书中的方法都是有共性的;
二:从主体到细分
比如你最近比较关注健康,想读健康类的书,你发现健康是由情绪,运动,睡眠和饮食等因素决定的;那你就从主体到细分领域去学习,如何膳食最健康的书籍很多,如何拥有良好睡眠的书也很多;所以,每个细分领域都可以选几本书来看,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image.png
三:从细分到体系
比如你看了《自卑与超越》《被讨厌的勇气》等书籍,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书,心理学还有很多学派,什么阿德勒学派,荣格学派,佛洛依德等;然后你自然也会给他们做一些归类;同样是心理学,不同学派之间的又有不同的知识解读;
再或者,又分哲学类书籍,心理学类书籍,国学类等等,读的多了,满满在心理就自成体系啦;
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读致用类书籍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读书的关键在于践行,在于使用!所以,能用书中方法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关键!
当然,有些书籍是为了陶冶情操,拓展自己知识面,那另当别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