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师说—苏州的文学记忆

师说—苏州的文学记忆

作者: 靚小宝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21:12 被阅读0次

初识一位作家往往都是从他的文字开始,见字如面,习惯了在书中与其相识交流,到了跟前反而是不认得的。一见面惊艳的也有,这类往往都是女作家,像严歌苓那样的。大概是因为女性天生所具有的不同特质,隔着书面就能叫人感受到她们身上散发的魅力,不用去刻意地认,女作家一站在人群中,即使未曾谋面,都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的,凭直觉。“气质”这个词语从来用不到男性的身上,形容男性的叫气场。

听一个作家用语言来剖析自己是很有趣的。今天,被法兰西文化部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毕飞宇再访姑苏,他直言,对姑苏的印象是:诗词,遥远,客人。

整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他对自己的作品谈的很少,反而是大谈苏州的人文,谈陆文夫先生,谈一个作家对写作和阅读的认识。听完后于我的感受也是有三:很坦诚,接地气,有智慧。

如果说听严歌苓老师的讲座会因为她口头反应不如笔头的灵敏,说话常常带一些小结巴的诚实而觉得可爱,那么毕飞宇则是口头表达要比笔头更精准,他的反应很快,幽默中透着狡黠的机智。

毕飞宇给写作者打了一个比喻:写诗的的是贵族,写散文的是小康之家,写小说的是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无论哪种形式,不能避开的是一个“虚构”的问题,作家往往相信虚构世界的真实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坚信不疑,所以才能在作品中揭露一个时代的人性。

在交流期间,王尧曾提及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看到毕飞宇写一部关于苏州的作品。出人意料地却是毕飞宇坦诚的说:“这个我做不到。”

坦诚的令人佩服,任何一个写作者都不能离开自己的生活的环境,只有写自己最熟悉的,才是最有把握的。

或许我们这个时代下还会写故事的人不多了,毕竟物质富裕了,精神便开始贫乏。当我们都明白阅读是一件好事情,却没有那个能力和资格去说服任何一个不阅读的人去读书,但是当我们这个时代过去了,还会有一个读书时代的到来。当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后被人遗忘,能留下的只有是我们的文字。所以,能写是好事。

那句话总是不错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学的无用之用,却是实实在在的大用。

相关文章

  • 师说—苏州的文学记忆

    初识一位作家往往都是从他的文字开始,见字如面,习惯了在书中与其相识交流,到了跟前反而是不认得的。一见面惊艳的也有,...

  • 苏州记忆

    有些痛已深入骨髓,不知道何时就会冒出来,让你难过

  • 《苏州记忆》

    旅行其实是获得一段记忆,它并不能让你重新认识自我,但是你可以把它当成开启新生活的钥匙,毕竟去一个新的地方,认识新的...

  • 苏州记忆

    除了玩,就是吃。 第一天刚落脚,就奔去吃了鸡脚。 黎里辣脚 口味独特,本以为黎里是云贵某个少数民族,但再次暴露了自...

  • 苏州记忆

    文/秋云亦然 四十年前去苏州乘三小时火车 表姐雯雯和她男友柳韵,雯叫上我 小巷深处,石子路曲里拐弯 柳韵亲戚家有两...

  • 记忆中的苏州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最终要是自己开心,最新的工作已经稳定了,坐标上海,又要每天充满期望的去工作啦~ ps:虽然...

  • 我的苏州记忆

    昨夜,又梦回了水城苏州,在梦中,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是那么的清晰。 从小学时在语文课本上了解到苏州园林起,我就对苏州...

  • 苏州永远的记忆

    苏州美丽的地方。 风景美,人更美。 一直难以忘怀的苏州的园林。 这么美的景,不能让一个矿泉水瓶扫了兴, 为了拍照,...

  • 关于苏州的记忆

    14年初,15年初,16年初,17年初。突然发现自己已无预谋地连续四年来到苏州。 每次来,都...

  • 文学的记忆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记忆是永恒的,那就是文学。起初,刚接触到这门科目,是陌生的,好比探险家迷路了方向,独自一人徘徊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说—苏州的文学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yu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