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点多钟,和孙子妻子女儿一同到宏远市场给孙子买灯笼。
一岁的时候,我和女儿忙了一天,制作了一只大公鸡灯笼,孙子属鸡吗。我用铁丝做龙骨,女儿妻子用彩纸糊出外形,鸡冠鸡翅鸡尾,鸡尾最重要,美丽的大公鸡那长长的尾巴很潇洒。两岁干脆买了一个电子的能唱歌的老式筒灯。今年,一致意见,纸灯笼,有元宵节的原味。
宏远市场,三门峡市一个中型百货批发市场。今天卖灯笼的商家很多,有二十家左右,买灯笼的很多,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熙熙攘攘。我们买了两个可折叠的西瓜灯,大公鸡和小猪的图案及造型,女儿也一个。
市场上,主要有电子灯和纸灯笼。各式各样,十二生肖的居多,电子灯的的模型惟妙惟肖,纸灯多象征性的图案。几个传统的纯手工纸灯笼前人聚的更多,我看了下,都是荷叶灯。灯壳与放蜡烛分两个结构。灯壳是稍稍硬点的染色纸,用瓶子或啥东西将纸打皱,上下有一大一小的圆洞,大小与放蜡烛的提手相当。上下口贴一圈纸荷叶。几个四十岁左右的媳妇买家说,这才有味道。
这味道大概就是小时候掫灯笼的味道吧。记起小时候掫灯笼的时光。
我的家是个距市区三十华里的农村,到了十五前,总能看到买灯笼的人挑着好多各式灯笼沿村叫卖。记得父亲说过一句买灯笼人的行话“三八二十三,你都笑我憨,你笑我不笑,过了十五没人要。”十五最便宜。
那时家家户户,自己做灯笼很多。我的母亲手巧,做的逼真,邻居都让带做几个,母亲也乐意帮忙。那时灯的形状基本就鼓灯,兔灯,四角八角灯等。龙骨用高粱杆,穗子的那一段,竹门帘的细竹篾造型,白纸糊面彩纸加彩,硬纸板或薄薄的木板做放蜡的底子,提手用硬的铁丝。灯笼上有的画个或剪纸个老虎黄牛等图案。我们村做的最好属一个“作”字辈的老爷,他的名字叫作向吧,每年都要做几个大的转转灯,吉庆有骄傲。是的,每到十五晚上,他的院子里都挤满了人。那转转灯,两层,里面的转,也有好多精美的图案。观赏性的,外层或四柱六柱的,有一年做了一个八柱的,有四五十公分高挂在院子中央,大家都惊奇而赞叹,这位老爷身材高大,热情,说话幽默。
我们那里的风俗,十四亮灯,十五正式点灯,十六烧灯。十四晚上,基本都在自家院子里姊妹几个掫灯笼转转,我们都盼不得十五晚上热闹。
一家一户都要油炸一些食物,油饼、菜角,最特色的就是油角。油角用黍子面做,提前种黍子的人家,把黍子磨好,关系好就送,远一点就用好面(麦子面)或用钱卖点。记得母亲做的好吃,好不好吃,在软不软,要下功夫。提前一天要和好,饧的恰好,十五晚上才下锅炸。里面放红糖,一咬软软的,甜甜的,糯糯的。邻居都要互相送一些,一个人情一个各尝尝鲜。
我们小孩子玩,大人都串门,点心当然都是菜角油角。那时的老人,也就四五十岁,恋旧型,头缠白羊肚手巾,打着裹腿,自己做的粗粗或黒或蓝的对襟棉袄,扣子都是手工挽的,拿个烟袋坐到炕沿上说闲话,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桃花源的古朴。
十五的夜里,总觉得那时候,天空特别净,星星月亮特别亮,满天繁星,一条银河特别明显,横亘天空,那月亮的桂树可以看见,听说树下有个男人叫吴刚,树后面有个院子,院子里有个嫦娥,长得很漂亮,还有一只小兔子跑来跑去。那吴刚的工作就是砍树,那神树砍一下就长住了。还有,那河的两岸有牛郎的小伙,织女的媳妇,可恶的王母娘娘手里拿着大棒槌,我们都深信。
满村,人的笑声,鸡犬的相鸣声,还有谁家的牛啊驴啊的叫声,最大就算驴了,嗯哼嗯哼又长有高的。大人说,这晚老鼠要娶亲,大概和人间的差不多,有轿子有吹鼓手新娘新郎的一班人马。我们就往黑处找,到没人住破窑洞里找,掫着灯笼,年龄大在前面,我们小一点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了老鼠看不到。大约是,总看不到罢了,但我们没有不认真的。
更大一点的孩子,就燃着皮拉(架子车尾触底的圆形橡胶),满村都有那燃橡胶的糊味,并不觉得难闻,倒很羡慕大孩子的风度。我们小一点都掫灯笼,小心翼翼生怕着了,几个小孩子三一群俩一伙,不敢靠近那皮拉。我们村子很大,西头门上、东头门上都宽敞,空阔,除了几棵老大的槐树晚上黑黢黢的,每家门上都有石头板桌子,石头座位。
十六晚上,就是尾声,我们可以大胆的玩灯笼了。不怕烧,有的前晚烧了洞的母亲们已经用白纸补上了,大多我们男孩子调皮的都用灯笼找女孩子的灯笼撞,追赶着,笑着,有胆小的女孩子不用撞自己跌一跤灯笼大概就燃了,她哭着跑回家我们就看着灯笼燃烧开心的笑。一般大人这时候都不怪罪,烧了,就烧了,吉利,不过那小女孩第二天见了就用眼恨恨脥我们,不和我们玩,只一会就和好如初了。
一转眼都已升级爷爷了,小时候掫灯笼想起来难忘而有趣,我那掉着土渣的童年!
晚饭,妻子煮的汤圆,又炸了油饼菜角,少了那油角。楼下小孩子们已经嚷嚷了。吃过饭,我们关了灯,小孙子满屋找老鼠娶亲,“爷爷,这里有个大老鼠!”“奶奶,这里有个小老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