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那一辈的人,总是奔波在路上,感觉比我们现在独立很多。总是自己想办法,养活一家老小,靠种地,开车……,生活远比现在要艰辛很多。就那种地来说,从小到大,影响的母亲在夏天的时候,总是五六点就起床了,起床之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叫我跟哥哥,还有老爸起床,虽然每次都叫不起来我们,甚至还被深深地嫌弃一波,但不知道母亲是哪儿来的勇气,每天乐此不疲,坚持到了现在,直至现在我跟哥哥都在外面回家,不待在家里了。母亲总是告诉我,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早睡早起,首先要有好的身体,其次,清早是人的记忆里,最佳的时刻,也就是学习的最佳时间。她觉得,她跟老爸,那时候没有条件好好读书,所以就只能种地,没有走出去,因此,最大的期望就是让我i跟哥哥,好好练书,不像他们一样辛苦。感觉母亲忙忙碌碌,转眼间,已经五十多岁了,真的是岁月不饶人,在她五十多岁的年纪里,二十五岁的我还是个小屁孩,我要每天都给她打视频,发消息,让她知道我一天在干什么,她才放心❤️,有时候发工资了,给她给钱,嘴上说的不要,但每次给她,她还是很开心。记忆中那个年轻要强的母亲,正在一点点地变老,也在变得越来越可爱。母亲这辈子受过的心酸与辛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母亲有啥感悟,总是第一时间分享给我,就像女孩子结婚后,要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不能把钱都给男方管着,因为男的有钱就变坏,会变得让人不认识,有的男生,把钱管住,至少拥有了财富,不会对家里的经济条件一无所知,不能像她一样,劳累了一辈子,但是对家里经济条件一无所知,每天都在忙,种的地,一年下来的收入都入了我爸的口袋,开车挣的钱,也都在我爸那儿,虽然一直在挣钱,但是处于一直挣钱,一直没钱的状态。不知道钱去哪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钱去那儿了,自从我懂事起,就除了日常的吃喝玩乐,感觉家里就一直处于外债的状态,尤其在上大学的时候,尤为明显,有时候,一个月一千的生活费,都费劲,上大四的时候就基本不怎么问家里了要钱了,因为实在是不喜欢那种感觉,就自己打工开始挣钱,奖学金,加打工的钱,往往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这也是我比别人更成熟一点的原因。生活所迫,直到去年上班挣钱,因为找的工作,除了偏一点之外,工资待遇还可以,因此家里的人,每次没钱的时候,就找我来借。更多时候我是不想借给他们的,一方面是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有钱,另一方面是我不想让他们养成不自己努力,不自己想办法,做一个伸手党的习惯。在我毕业半年的时间,老爸问我借六万块钱,真的是没有办法,谁让他是我爸呢,自己没有,就在别人那里给他找钱,最后凑够了六万,真的是人在用钱的时候,才知道钱有多重要,其实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可以省下很多钱 ,我一直不太提倡我父母的那种消费方式,不存钱,花钱大手大脚的,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在没钱的时候存一点积蓄,让自己一点一点变的富有……能省就省,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钱就是你生活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