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344399/daab844ee34fe133.jpg)
小时候哥哥为了谋生计想过很多办法,他卖过甘蔗,老家叫甜棒,批发一根,走街串巷卖就行,谁要就切下一小节儿;他卖过冰棍儿,那时的冰棍儿就是白糖水冻的冰坨子,但是又甜又凉,好吃极了。印象中,只有割麦子的时候,天气太热了,父母才会给我一毛钱或者两毛钱,让我拿碗去买点儿冰棍儿,为了能多买两根儿,故意买化了的冰棍儿,会多给一根儿,或者给点儿冰棍儿箱子里的糖水儿。哥哥觉得这个能挣钱,就去卖了几次冰棍儿,可是家里还得忙着割麦子,他也没空去干这个买卖啊!其他时候冰棍儿卖不动,大家都不舍得吃。
为了能有个长久的谋生之计,哥哥决定学一门技术活儿,那就是炸油饼。这个活儿就行辛苦活儿,家里有大铁锅,缸里有麦子,磨成面,买点儿油和红糖就可以,不用置办太多的设备和投入。
哥哥跟一个远房叔叔学了技术,就开始每天炸油饼卖,我还参与过跟他一起卖,这样的话,我偶尔还能赚个解馋的嘴。印象中,我因为撒谎还被母亲训斥过一次。
那时候根本没有任何零食,也没有解馋的水果。每天早早起来帮忙烧火,母亲和哥哥和面、炸油饼,我能闻着那个香味儿就觉得很满足。
农村人为了省钱,一般不要糖油饼,而我最爱吃的油饼就是那个带糖的糖油饼。如果卖不出去,第二天再入锅炸一下,继续卖,如果还卖不出去,就只能我们自己吃了。那个好吃,至今难以忘怀。
油饼,我一定要吃凉的,不吃热的,小时候吃的都是剩下凉的。一口一口咂摸着那个油香,回味着那个糖甜,简直幸福的要死。
工作后,一般都是油条,很少有油饼,油条基本上就是我小时候的那个不加糖的油饼,感觉总缺点儿什么。再加上吃油条不健康,我偶尔会放松一下心情,吃根油条。但是对糖油饼,总是念念不忘。
越是忘不了的越是想念,京城的黑窑厂街糖油饼据说是一绝,好久没有品尝过糖油饼了,馋虫一直涌动。既然要做一枚吃货,那就好好去吃,不惜脚程。
黑窑厂街糖油饼位于老宣武区黑窑厂街,据说已有30多年历史,名副其实的老百姓口中的“老字号“。糖油饼一直深受北京人的喜爱,早餐时刻一直都排队。
黑窑厂的糖油饼分单糖和双糖两种,其实就是一种糖多颜色深,一种糖少颜色浅。来了两种,大油饼厚实,先吃单糖的,糖分量也很足,关键是表皮酥脆,咬一口知足感爆棚。双糖的更甜一些,因为深色那面多加了红糖,口感略有焦苦,但是浅色那面口感较松软,吃起来油滋滋的。
吃完之后,我还顺便打包了两张,回家慢慢吃凉的糖油饼,找回小时候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