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冬季,腊八过后,年味便浓了起来,像冬天觉得冰冷的时候,是口腔里哈出的白气,年味最浓的时候,是包子铺的白气破笼而出,一笼好了,便是,下一笼。几笼都好了,白白胖胖的包子便平铺在店门口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这些台子呢,大多是由椅子,桌子和一块洁净的布料组成,将这些白胖子顺好位,便由主人家拿着筷子戳一戳,依据不同的馅染上不同的颜色。
年前包的包子大多是芝麻馅,豆沙馅还有肉馅,也有人家蒸馒头,很少见到有烧卖的,大多数还有米糕,龙糕是我们这里过年必吃的,尤其是大年初一早上,汤圆龙糕包子馒头,是必需的,过了这天,早上吃什么都无所谓了。
关于这包子,家乡历来有这么一种说法:春节期间的包子,必须包得好看,以至于,平日里家里包包子,小孩子还可以参与,捏成自己喜爱的形状,而到了春节时,小孩子便碰不得了。不知何时有的传闻称:某户人家因为除夕夜前包的包子太丑,导致除夕夜当天全家人死于车祸,如此的案例还有许多,说不出真假,见不得迷信,总之,这里的人,都十分重视年里的包子美观,因此有一些包子铺一到过年,便有络绎不绝的人,甚至停止营业,一心包好包子,虽然没有每天的收入,但收入又高于日常营业。
每年腊八结束,天气都更加的寒冷,腊八过后的不久,人们就迎来春节,春节到了,我们一家照例是要去爷爷家的,通常在大年三十这天早上,我们就动身,出发。爷爷家离我们家不远,坐城乡巴士,只需一个小时。我们通常九点出发,十点半到达,到了之后,我便跟姐姐坐在屋内,奶奶这时会端来瓜子、花生。然后一脸笑着看着我们。母亲一进屋,便直奔厨房,厨房里是爷爷早上买好的菜。
父亲则负责坐在屋外,跟年迈的爷爷聊天,一年的不见,父子情深,总要有许多话,在太阳底下说个不停,母亲偶尔从厨房里出来,带着围裙,戴着帽子,跟父亲搭话。锅里的食物还在烧着,一旦没有柴,爷爷便起身去烧柴,烧柴这件事,我跟堂姐也试过,可总没有爷爷烧得好,烧得旺。
我们家历来是不吃年夜饭的,都是吃中午饭。于是一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别人家都在吃团圆饭,我们则已经洗好脚进了被窝。我们的春节,一直是在爷爷家,晚饭吃得早,又吃得简单,大多是汤圆,最常见的是实心汤圆,没有馅料。实心的汤圆,没有味道,母亲就让我们沾着白糖,我们就将汤圆夹成两半,每一半都沾满塘。
小时候,爷爷家有一个大院子,冬天天黑得早,六七点,已不见光亮。吃完饭的我们,偶尔也会在奶奶家停留。小时候,家里的哥哥姐姐还没有出嫁,于是我们聚集在一起,爷爷要给我们发红包,就有大人提议让我们表演,于是这一年,我们学到的东西,就在这个夜晚同烟花一起绽放。放完烟花,我们便回家守在电视机旁,一年一度的春晚开始了。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微信抢红包,春晚也是认真在看。
喜气洋洋的一年也开始了。后来的春节,哥哥姐姐们,都出嫁了。屋内就没有人了,原先热闹的屋子,便冷清起来。
腊八腊八,赤豆鬼赤豆熬,赤豆用来打鬼怪。古往今来祛病镇邪。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5825/495afc4960c47a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