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曾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因此,导课是一节好课的开始,导课是否有效,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这节课能否成功。
有关导课,中语参上湖北省朱明英老师的一篇文章,谈的比较深入。
形式多样,快速进入文本。可以有,竞猜活动,句式改写,对联补写等等。如,教读《端午的鸭蛋》可借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提炼文章第一段内容的方式导入,学生就能迅速将思维与课文对接;教读《醉翁亭记》可以让为“范仲淹忧乐天下楼上抒怀”补写下联来导入,学生也会很快进入文本。
连通新旧知识,排除思维障碍。好的导课能让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茅塞顿开,为后面的教学铺垫搭桥。如,教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从学过对课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导入,有助于学生建立人物联系,理解作者情感;教读《杜甫诗三首》时可从作品简介导入,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体风格的把握。
碰撞思维火花,激起情感共鸣。学习新课开始,应营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以歌曲《黄河大联唱》导入《黄河颂》营造奔放,豪壮的氛围,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深情得爱国诗朗诵导入《土地的誓言》,将学生带入昔日东北残破世界和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中;以新闻图片导入《真正的英雄》,营造悲壮的气氛,为后面的教学开启情感通道。
教育的艺术就在与懂得如何引导,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导课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老师必须有足够多知识积累,有广泛的学识储备,才能做到信手拈来,不慌不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