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该如何处理空和有的关系?——空有交融,如是绽放

我该如何处理空和有的关系?——空有交融,如是绽放

作者: 龙吟1984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17:11 被阅读0次

    《道德经》中指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理解为:要经常回归无的状态,感受那本然世界无穷无尽的奥妙;也要经常深入体验有的境界,去欣赏现实生活多姿多彩的美丽。《金刚经》里提到了空、有、非空非有、既空即有这四种境界,我认为佛祖也是在告诉我们要经常性地充分感知那空和有的境界,不要执着于空,也不要迷恋于有,要逐步达到那空有交融、既空既有的状态。

    关于我们的本来状态,圣贤们不得已定义了诸如佛、道、禅、自在、自性空、无、如来等名相,当下火热的灵修又冠以真我、宇宙、源头等称谓,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旦我们对这种本来状态进行了定义,就落入到有形世界,绝大多数人就会站在有的层面去解读它,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只有进入到本来状态,才能体会到这些名相背后的真正含义。而如何进入到这种本来状态呢?其实本不用任何方法,当下即是。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任何人都是从本来状态中来的,任何人都可以回归到本来状态中去。用了任何方法,都已经偏离这种状态了。但当我们习惯于有相世界,回不到本来状态怎么办?不得已而有了四万八千法门。不同的法门适合不同的人,当我们运用这些法门时,不应执着于这些法门,而忘了这些法门的目的,如此方能以法为舟,渡至彼岸。彼岸何处?本无彼岸,是名彼岸。

    体会到了这种本来状态又当如何?保持这种状态,在红尘中修持这颗如如不动之心,同时体验这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之所以会踏上修行之路,是因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个loser,感觉人生太痛苦,想要通过修行来实现解脱。但自己修偏了,执着于清净,迷恋于独处,把空当成是避难所,把无当成是镇痛剂。总是不自觉的逃避现实,不情不愿的活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创伤便想回到那自己用“开悟”的想象为自己营造的厚厚的壳中。归根结底,是自己错误理解了空与有的关系,把她们当成是截然分离的两者。其实,空与有是对立统一的。空超越于一切有,同时又涵容一切有。离开空的有,是迷惑的有,离开有的空,是顽固的空。我目前努力的方向是,深入地持续地体验空,锚定这个“我生之前、我死之后”的境界,如此可以渐渐消融执著妄想,超越痛苦恐惧,驾驭欲望习气;同时要直面现实人生和一切万有,去发现有形世界的奥秘和喜悦,在红尘中觉察和修正自我,进一步去远离颠倒梦想,活出完整而自在的人生。

            真空必生妙有,妙有源自真空。空和有是人生的两个面向,拿一张纸来打比方的话,有是纸的正面,空是纸的反面,或者说空是纸本身,而有是纸上的内容,只活出一面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在有中观空,如盲人摸象,不得其义;而在空中御有,则轻松自在,游刃有余。时时在空中,常常面向有,红尘便成为一场游戏一场梦,但却是自在的游戏清醒的梦,什么时候功课做完了,游戏玩累了,梦做够了,都可以及时放下有,不再用轮回于世,彻底回归到那无所不是无所是的空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忘记了空与有的融合,忽视了有,没有把有形世界充分体验参悟,人生会变得了然无趣,一旦遇到强烈的人生波动,容易退转,或者在轮回时有所不甘心,重新回到尘世却被有牵缚而不可自拔;忘记了空,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始终被有形有相的事物所掌控,成为不了自己的主人。

            空有交融,是起点,是过程,亦是目标。带着成人的心智,找回孩子的天性,全然的活在这个世界却又不属于这个世界。融合空与有,让自己的生命如是绽放,开成那出淤泥而不染、住红尘而不迷的莲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该如何处理空和有的关系?——空有交融,如是绽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gu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