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王左中右的这篇文章《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看到了许多翻滚的流行词,几乎全都不太懂。于是,既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又觉得哪里有点不太对。于是把这篇文章发给大女儿C,想听听年轻人的意见。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说:
大体上是正确的
她对这些口头语,并不持否定态度,说口头语本身就会是流动的,会根据环境时间等等因素改变。她说:
我口头当然也会说:
omg咱们就是一整个震惊住的大状态
但书面怎么说的这个变化,她个人确实在担忧。她说:
说实话,我看到标语都变成:
「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的时候,感觉有点完蛋!
她觉得,虽然,还没严重到让中文「死掉」。如果到处都是这种低龄化简单化的表达方式,甚至连「啊啊啊啊卧槽我怎么穿越了」、「好痛啊啊啊啊」这样的话,也可以被出版成实体书摆到书店。她说:
语言的低幼化,是因为不需要深奥的思想。
但这真的是思想的表述吗?
她说她在写同人文时,尽管只是同人二创,或者没有什么特定目的的小说,她依然会思考:
我真对在传达表面现象之外的事情吗?
我希望角色是活着的,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除了表面上的互动,能把角色的内核剖析出来让其他人看见,
但这种「思想上多数人的暴政」所推动的语言简单化、低幼化,
让我很难在第一时间达到我想要达到的层次
她说:
我觉得,一种语言真正的死去,
是他无法再承载思想的时候。
不希望变成这样!
这次对话让我蛮震惊的,C的思想深度,以及她想要追求的目标,早已超出我的想象。照这个趋势下去,估计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我只能永远地、远远地、在后面追赶她了。
说实话,这也让我蛮自豪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