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孩子备战《西游记》之解读唐僧

为孩子备战《西游记》之解读唐僧

作者: 老绵羊七夕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01:16 被阅读0次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第二个出场的人物,因此,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男二号。可能有些孩子会问:明明他是师父,师者为大,理应率先出场,可为何偏要把他放在第二位呢?

    其实想想,还真替唐师父不值。了解历史的人一定都知道,《西游记》是部长篇小说,里头有很多虚构的人物及虚假想像情节,但唐僧此人,却是有历史原型的,那便是玄奘法师。

    当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前往天竺(今印度)求学取经。也就是以现在的西安为起点,一直走到印度。他当时是绕着青藏高原转了一个大圈,走了很多冤枉路,费尽千辛万苦才到达终点。

    他为何不选择最近的南下直线行走呢?

    这时,你又会对玄奘这个人物产生诸多疑问,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一一作答。

    当时的唐朝正准备反击突厥,战事不断,烽火连天。此时玄奘若真要西行,那情景简直难于上青天。为何这么难?原因有二,其一、他并非如电视剧中出演的那样,是唐太宗的御弟,沾不上皇亲国戚,肯定也不可能享受到特权;其二、他曾多次向大唐申请西行通行证,均无得到批示,因此,从名义上来说,他西行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他是偷渡前往印度的。既然是偷渡,那必须低调,只能选择那些人烟罕至的路段。

    而且,在他真实的取经路上,也没有悟空、八戒、沙僧三个徒弟来共同庇护,他唯有他自己。而真实的取经路之艰苦,比起《西游记》中的著述,要凶险得多。在玄奘法师口述的回忆录《大唐西域记》中,他指出,最凶险的时候,是两座城之间隔着一个大沙漠,荒芜人烟,方向难辨,如何向前?结果他“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记经途”。意思就是在荒漠中,依靠其他探险者的遗骨来辨别方向,一直走了五百多里,才终于到达有人的地方。

    这种情景如若搁置现在,恐怕我们都无法想象,他当时是该怎样的悲苦与绝望?

    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就是玄奘西行,可是一旦把唐僧安插进《西游记》里,他却成了男二号,这其实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道教有一个派别叫全真教,他们讲求修身养性。当时,有部分道士看到《西游记》,觉得有意思,便借过来宣传传真教的教义。借来之后,当然不是生搬硬套,也作了适当的修改,又添入大量修身养性的内容。

    譬如,西天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这个“难”就是对人“心”的磨炼。如果要磨炼唐僧,那显然不合适。因为他是个和尚,为人本身很正统,不可能一开始形骇放浪,后来才被收复得循规蹈矩,像孙悟空那样终至降服心魔修得正果。所以,为了宣扬教义,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就一定要给故事另选主角。

    毫无疑问,主角非孙悟空莫属。他一开始闹天宫,闯地府,后来是被降服,再然后,上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样的安排,逻辑上合情合理,情节也精彩绝伦。所以全真教宣传教义,只能唐僧屈居第二,孙悟空位居第一。

    前脚刚刚安插好唐僧的位置,后脚又迎来新的问题:

    《西游记》分明讲的是

    取佛经的故事,为何会有道士卷入?这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在金元时代,道教全真派发展达到鼎盛,至明代,皇帝们也开始祟信道教。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道教思想在书中多处体现,实不为怪。

    再比如,唐僧又被称为唐三奘法师,去西天取了经,又叫做“三奘真经”,“三奘”是佛家经典的总称,“真经”又是道家的说辞。

    在唐僧身上,就有亦佛亦道的意味。

    但《西游记》这个故事并没有特定地宣传哪种思想,它只是一部通俗小说,从故事诞生开始,就从佛教宣传走向民间,后来,又被道教借用,甚至还吸收过儒家思想,譬如唐僧的忠君、隐忍、孙悟空的有情有义、猪八戒天生食性、沙僧的忠厚善良,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表现。纵观全书,但当中又并没有特别针对哪一家的特殊宗教意义,我们喜欢读它,主要是这个故事好看,里面的人物精彩则已。

    再回到唐僧本尊,分析一下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唐僧是一个不辨是非性格软弱的人。事实也正如此。他是非不分,容易上当受骗,一旦妖精们用障眼法蒙蔽他的心,他就变得不清醒,反而责骂是孙悟空善恶拧不清,偏要将贤徒赶走,还对他使用紧箍咒。此外,他心里也比较脆弱,那次在宝林寺,僧侣们不尊重他,他竟气得眼泪汪汪。而且,他气量小,甚至会跟徒弟们斤斤计较,比如让孙悟空画圆,孙悟空不听,他便当场教训孙悟空:“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明显一副以上欺下的姿态。

    种种事迹表明,唐僧并不具备成熟的心志,也没有做出家人该有的宽宏大量的榜样。

    但这恰恰是他性格最真实的一面。他不懂法术,也没有利器,有的只是一具肉体凡胎。对妖精反应迟钝,遇到妖怪害人,就会变得胆小,面对妖界幻化,又会疑惑。以唐僧为特例来反观我们自己,难道我们这些凡人不都是这样吗?我们对未知领域迟钝,对恶势力畏惧,对幻象世界疑惑,难道不都是正常之举?

    以己之平凡之身,控妖界之牛鬼蛇神,岂能取胜?所以他软弱胆小,也是有原因的。

    而面对路上千难万险,他也会时时犯难。但即便难上加难,他也从未放弃心中的信念。当初,他要离开长安时,就曾许过一段誓言,取经路上,只要遇见寺庙就会进去拜佛,只要遇到宝塔,就要进去扫塔。扫塔过程非常辛苦,辛苦到连悟空都看不下去,但他依然亲力亲为。

    他一直老实善良,愿帮助他人,愿救苦救难,这是人性的美德,值得颂扬。

    纵观唐僧,真的平凡,他孰知自己的平凡与渺小,便没有终南捷径可挑,但只坚信一条:目标清晰,坚持到底。最后,他取得了成功。

    这也正是平凡人的伟大之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孩子备战《西游记》之解读唐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jn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