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一个怎样的“在场者”

做一个怎样的“在场者”

作者: 青苔凝霜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5:39 被阅读0次

    我很少在朋友圈转发新闻,因为现在新闻来源的渠道实在太多,你转的,别人早就看到了。

    当看到北京时间网站的一条新闻,说的是6月20日,在甘肃庆阳市,一个19岁的女孩准备跳楼。当时有几百人观望,甚至说,怎么不赶快跳,都等一个多小时了。在这些冷血市民的起哄欢呼和鼓掌声中,这个女孩挣扎了几个小时后终于跳了下去,一个年轻的生命也就此消失。

    任何一个有人性、有同情心的人,看了这样的新闻,不会不愤怒,不会不指责那些围观的看客的麻木、冷漠和不人道。

    我把这条新闻转发到朋友圈,一个现在从事商务工作的大学同学,立即在这条新闻下留言,“没人报警吗,消防不放气垫吗,当地警察都放假了吗”。她的三个连问,能深切感受到,她对一个年轻生命逝去的痛心。我回复道,好像有消防警察在,可能位置不对,没有救下来吧。

    在后续报道中,我们知道了,当时一个刚刚结婚不久的消防战士,腰里拴着绳子,拼命想拉住这个女孩,最后还是没有成功。事后这个消防战士心理崩溃,痛哭不止,现在正接受心理疏导。

    再说我那个大学同学,虽然我们是好友,能看见彼此的朋友圈,但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她对我发的内容很少留言评论。但这条新闻,她留言了,而且那么急切,这是为一个生命而留言。

    另一个大学同学,留言了五个字,“无语,愤怒中”。并且在她的朋友圈转发了这条新闻,写到,“争相吃人血馒头,下一个就轮到你被吃”。

    两个中学同学是这样留言的。一个说“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礼崩乐坏的写照”,一个表示痛心无语。

    还有一个同事写了这么一段话,“我只能无语。希望姑娘一路走好,黄泉路上没有烦恼,也没有冷漠”。

    在原来新闻的下面,留言的群众就更多了,纷纷谴责那些围观看客的冷漠无情。有人说道,“我们到底怎么了?全社会的人心为何会冰冷到如此的地步?”

    如此冰冷,不仅仅是对这个女孩。还有失足落水的儿童,被汽车撞到的妇女,晕倒在街头的老人,都曾经被如此冰冷的对待,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哪怕近在咫尺,也仿佛没有看见。

    我不知道鲁迅先生如果活到今天,看到这样的事情,会用怎样犀利的文字抨击国民的麻木冷血,怎样抨击中国人一以贯之的国民性。但我知道一个叫熊培云的学者,用“这个社会会好吗”这样一句话作为他一本书的书名,表达了对现在许多社会问题的忧思。

    公民生活在社会中,都会经历很多场合,看到很多场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场者”。“在场”这个词来源于德国哲学的“在场主义”,这里的“在场”,就是现场,就是客观存在。

    处在一个现场,面对一个客观存在,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在场”,是同情还是冷漠,是有人性还是无人性,只有正向的选择,你才能成为真正的“在场者”。否则,你就是一棵立在路边正在枯死或者已经枯死的树。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价值观相互对立冲突。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些错综复杂,需要你施以援手的场合,是袖手旁观,还是积极干预,是衡量一个合格公民的标准。换句话说,做一个这样的“在场者”,用正义而人性的态度面对那个“场”,你才是合格的公民。

    2018、6、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一个怎样的“在场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lmyftx.html